北面云中、定襄已为梁土,东面代郡近在咫尺,南面河东、上党步步紧逼,太原三郡巴掌大的地方,处于梁国的战略包围之中。
如果慕容垂还有自立之心,便是自绝于大梁。
李跃不可能让太原流落在外。
主动献上和被逼无奈投降,待遇可就大大不同。
“慕容垂匣中之虎,势穷而力孤,必会归顺大梁。”常炜抚了抚长须。
没有梁国在后面撑着,慕容垂也不可能恢复元气,苻坚早就大军压上来前后夹击。
拖了这么长时间,还不是吃梁国的,喝梁国的?
饮水当思源。
“大梁不缺一二有才能之人,若心不在大梁,再有才干,也只能祸国殃民,后患无穷。”李跃意味深长道。
这句话同样也是在敲打崔宏。
你们斗可以,但别过火,别祸国殃民。
崔宏何其聪慧之人,神色微微一变,但又瞬间恢复常态。
一切尽在不言中,说破了就没意思。
崔宏返回朝堂之后,凭着外戚身份和崔家出身,俨然成了关东士族的领袖人物,不知有多少人明里暗里唯其马首是瞻。
“好了,朕今日还要耕田,不是要紧军务,尚书台审核即可。”李跃挥挥手。
这几日耕种,忙碌而劳累,不过好处颇多,人沾了地气就是不一样,胃口好了,睡眠也好了,就连在床上也有劲。
不过二十亩田,实在有些多。
即便有耕牛和铁犁,也根本耕不完,更别提后面还要播种,只能让宿卫们一起上。
这次敲打颇有成效。
朝中弹劾王猛之人都没了动静,崔宏比以往更勤勉起来,尚书台、太学、邺城西郊三边跑。
“朕准备升汝为户部尚书如何?”李跃微笑道。
打一棒子,就要给一颗红枣,恩威并济方是御下之道。
崔宏目前只挂着一个郎吏,成了自己的跑腿,有些大材小用了。
“臣……”崔宏一阵激动,他这个年纪,无不渴望做些事来。
“先别高兴早了,若是不胜任,朕可饶不了你,太学与清查细作亦不可懈怠。”
内斗的不是他跟王猛,而是大梁内部的两股势力,士族与庶族。
即便没有崔宏,也会有人顶上来。
“臣领命!”崔宏没有推辞。
叮嘱一番后,李跃看天色不早,一同回返邺城,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崔言思身上,“今日可曾看望过皇后?”
“前日去过。”崔宏神色古怪起来。
知姐莫若弟,崔言思娇生惯养的性子,哪有半分“贤后”的模样?
“贤后之名,不会是你小子在其中推波助澜吧?”李跃开了个玩笑。
崔宏连连拱手,“臣岂敢?臣还是以为是陛下所为……”
“朕没那闲工夫,看来你姊身边有高人啊。”
(本章完)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