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烟花易冷(1 / 2)

(),

除夕“一夜连两年”。

不论贫穷富有,家家举行宴会,长幼咸集,儿女整夜博戏、藏钩,称为守岁。

床下还要燃一盏灯,称为“照虚耗”。

长辈要给儿童发“压岁钱”,但一般不是真金白银,而是一种特制的钱币样子的玩赏物。钱币正面一般刻着“万岁千秋”、“去殃除凶”这样的字或是龙凤、双鱼、龟蛇等图案。

学者施慧在《民间压岁钱习俗小考》中的观点是:压岁钱币成熟于明代。到明代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

吃过年夜饭,林鳞游一伙人围坐炉火,剥橘子,吃花生。

关于花生的说法,向来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原产我国,另一种则是大概嘉靖年间传入。

但是,现在林鳞游可以证明,永乐年间就已经有花生了!只不过此时人们称之为万寿果或者长生果,长得也跟他那时代有点不一样,不过口感是差不多的,采荚去壳,再用沙微炒,味松而香,永乐民间已然很普遍,宾筵往往用此待客。

除了花生橘子,还有佛手柑、蘋婆果、京城灵谷寺所产樱桃、鸭脚子(银杏果)等等,各种茶素糕点糖果也买了很多。当然,主要是张贲和林鳞游两人花的钱。

有钱就是爽啊!

如果没有钱,林鳞游纵然是个锦衣卫总旗,也肯定不能过得这般潇洒滋润,穿越后的心态也绝不会这么好。

钱,解决了他在大明百分之九十的烦恼。

剩下的百分之十,大概就是金常之流这些让他烦恼地睡不着觉的货色了……

他现在的腰杆能挺这么直,不止是因为锦衣卫总旗的身份,更是金钱的加持。

窗外已是鞭炮喧天,烟花绚烂,映照着大明京城的整个天空五彩缤纷的。

坐了片刻,几人便相携着外出时上街看灯看烟花。

看灯嘛!不能太招摇,何况又是新年休假,三名锦衣卫都穿上了新衣,未着飞鱼服,也不带刀。

四位姑娘也都穿上了新衣,任苒的新衣应该是杨放买的;但其他三位姑娘的新衣,可都是林鳞游送的。

发展至今,明代的烟花已是盛极极盛,光烟火配方就有“白牡丹”、“松竹梅”、“紫葡萄”、“水瓶花”、“金盏银台”等好几十种;烟火的种类自然也是极为丰富,有声者曰响炮,高起者曰起火,起火中带炮连声者曰三级浪,不响不起旋绕于地者曰地老鼠——嗯,这种对小孩子来说显得有些幼稚了,给林鳞游他们玩正正好。

除去上述名目,更有“竹节花”、“珍珠帘”、“长明灯”、“金盆捞月”、“黄蜂出巢”、“百兽吐火”等诸多品种。

烟花品种不仅丰富多彩,燃放的方式也是各式各样,除了掐在手中和摆在地上的寻常放法,也有绑在一二丈高的云梯木架上放的,扎着蟾宫月殿般的彩阁上放的、在城门楼子上放的,甚至有专门的烟花架子,好似连发火铳。

一经点燃,噼啪声起,不时有流星飘飞,明弹迸射,进而万花破门而出,如龙飞跃,似凤惊掠,最后电掣雷轰,天花烂漫!

放到夜幕中的烟花呈现出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等景象,宛若仙宫天庭。各种颜色的烟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

可惜转瞬即逝,烟花易冷……

……

新年元宵,整个大明天下的烟花,一放就是一通宵。

事实证明,放烟花不会污染环境,某些吃饱了撑出的妖言,才惑众辱耳!

街面上人头攒动,人挤人,肩挨肩,踵擦踵,热闹非凡,这个时候,最忙的就是五城兵马司了,防火防乱,维持秩序。

林鳞游七人随着人群慢慢向前挪动,小妹她们不时抬头看向炸响的烟火,发出“哇哇”的惊叹赞美。

“哥哥,京城真的太美了!”林珑说,听她的意思,还不想回老家了?

“美吧?咱们上城楼上看去,更美。”林鳞游说。

几人便就近挤到通济门,张贲跟驻守的百户官打了声招呼,带领众人登上城楼,在这里,不但可以看到外城的烟花,还能看到皇城内的烟花。

七人倚着女墙列成一排,看着脚下涌动的人群和头顶绽放的烟火。

“哇——好美!”

“好漂亮啊!容姐姐你看,是一条大鱼!”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林鳞游吟起诗来。

“装什么文化人?咱也会。”张贲说着也吟起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