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然后还有一些琐碎的习俗,如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之类的。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很多的节日我曾也是不熟悉的,但是来这儿也无聊,听听看到也是有趣的。
总比我一个人瞎胡思乱想的好。
世事沧桑如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花落满回廊,依然透骨生香。
望穹苍,皓月悬碧空,清辉撒人间,千年依旧晶莹妩媚。她阅尽了古今多少人儿的悲喜缠绵与满腹幽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滚滚红尘醉了多少痴情人儿,魂牵梦萦,诉不尽的风月幽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小诗的意境常让我留恋沉醉,凝思中仿佛身临其境:徘徊岸边,聆听山水弦音。偶尔独自呢喃,轻声呼唤,远方的人儿你可曾听见?多少次仰面问苍天:莫非是前世的姻,抑或是来世的缘,才铸就了这一段相识却不能相守的凄婉?
曾经那么固执的以为心如止水,淡看花飞花谢,四季循环,已然风轻云淡,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心中一池碧水不会再现波澜。却不知你轻碾一池墨香,那些灵动的文字就在你的指尖缓缓流淌,汇成涓涓小溪荡起层层涟漪漾在我的心海。从此你走进了我的视线,我的世界因你而四季如春,风光旖旎。深依恋,心悠远,不思量,自难忘。日日思君不见君,让我平添了几多愁怅?几许哀伤?情丝一缕萦心间,悠悠思念已倾城。
曾几何时依稀梦里,轻推微掩门扉,慢挑珠帘,忽见君春风满面眼前现,恰从梦中走来一般,霎时蓬筚生辉,欢声笑语满室飘荡,愁眉尽展心花放。捧一盏盈透清茶,让君唇齿留香。研一池浓墨,展洁白素笺,提笔挥毫似莺声燕语与君娓娓道来:未曾忘亦是丹桂飘香时,纤指轻点遥问候,却见彼岸花团锦簇,风柔柳斜如此锦绣,好一幅如画美景映入眼帘,画中人儿气宇轩昂微颌首,胸藏锦绣蕴华章。是几世的尘缘?注定这一刻与你邂逅在万丈红尘,才有了今天彼此执着的守望?从此浸润着墨香的字字珠玑嬉戏着打破了月色的清冷,与君相伴不知疲惫的脚步踏遍了鲜花盛开的山坡,缕缕馨香揽入怀。坐卧夕阳下,遥看月色阑珊,举杯邀一轮明月,畅饮一世春秋。酒至酣时歌声起,一帘幽梦与君共。笑声盈盈打碎了斑斓梦境,梦回现实枉自空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