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花季沉吟 (1)(1 / 2)

走过来的时候这路也没见的多短,再走回去也是一样的长。

真不清楚自己这样有的没的,完全没有意义的来回走动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过相对于之前的完全摸不着底的,现在我的心还是安分了好多,还有些闲空关注旁边的花花草草了,还别说,许多倒是人间难见的。

“真美。”我的赞赏丝毫的不吝啬。

“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种的。”

“那么得瑟,难不成还是你种的?”我满脸鄙夷。

他尴尬的笑了笑,摸了摸脑勺道:“那倒不是,是冥后娘娘种的。”

还真是个奇女子了。

这冥界曾经说不准还真是民间传闻中的那一种模样,只不过换了个女主人,便也换了个新装。

这其中,不知道是怎样的故事。

却也不知,因为什么,让着故事变了一变。

那天,在朋友的空间里看到了一句诗:“曾为情重负情浓,而今才知相思重。”一时黯黯无言,纷乱的思绪如柳絮纷散,缠绵一身一心,不禁惊诧朋友的文笔。

自是,知道了是谁的秀口,吟出如此佳句,她便是安意如…

初读《人生若只如初见》便为之沉沉。有如旧梦初醒已千年,讶异中略带一丝释然。一如引言:“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那清丽感性的语句不像流敛紫的惊艳凄恻,也不像张爱玲的悲怆苍郁,却是有如盈盈落花,那种并非刻意精琢,却自然天成的格调。她以“人生若只如初见”为书名,写出的却是“暗香浮动月黄昏”。

初读是感伤,再读是感叹。读书是分地方的,确然,品《红楼》也许放一杯香茗,静静独思;看《浮生六记》许就捉一藤椅,于树荫之下与沈三白同游。但这本书却是苛刻,寻常的氛围是载不起它的清灵的。它不能放在床头,也不能置于案脚,茶是不需要的,那隐隐书香可是比茶香更浓郁,读它,需要内心的洒然,以无尘的细绢去承托那娇美的落英。读《人生若只如初见》,莫过在荼蘼花架下,无需桌椅,就以石为凳,要的就是那份自然与内心的静谧,静静品读,感受着书内与荼蘼相仿的那一抹幽香,读出那一丝金蜍焚香的淡雅。如梦如烟,回首仿佛已过千年……

如同西湖烟雨中那柄纸伞下的惊艳,蝶醉朱槿般的绵绵。解语花开,情自千寻。安意如解的是诗词吗,还是解的句中至情至性的嫣然?不,她解的是读者的心灵。凝风沉梦,句犹当年,人似当年否?她以婉转清灵的笔调回首了千年的云烟,诗人,词客,才子,佳人,莫不在她笔下展现,纤毫一动,一个个展现在心内,那般的透彻,那般的惊叹,别人写的是人物,她写的是灵魂……不由人不慨然,从此心服绿罗裙,砚染花尘愧对君。

唐的明艳,宋的绮华,明清的秾馥,无论哪一朝,哪一代,在她的笔下都是一般的清丽。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啊,若是如此多好,他仍是他,她也仍是她,两不相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没有回忆,就没有不舍,当时只道是寻常……

读它,无所谓悲喜,无所谓牵挂,内心已是洒然,寻常的感受是容不下的,念畴昔风流,自是暗伤如许……

其实,读它的心绪不应是复杂的,无需以各种辞藻来抒发它,一切都很简单,因为简单,所以真实,所以方能领悟其内的境界。

读安意如的书,就像是饮一杯香茶,温热顺喉而下,然后心里慢慢升起淡香,先是狂烈的惊叹,而后感受内中的脱尘境界。非是“凝眸处,一笑香飘已矣”,倒可以说是“闲凝眄,袖浸梅香三年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