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墨修终于醒悟过来我回来这个事实的时候,他一过来就被我关在外面了。
没办法,我要潜心研究嘛。
因为这个可不是现代的文艺演出的策划。
我们需要最快的时间设计出最多最好的,当然不只是设计,还要生产。
这军队的人也不少,起码要让每一个骑兵都有吧。
那就要求上前了。
所以图纸很重要,质量很重要,效率也很重要
而我真正期待的就是阅兵式了。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示武装力量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阅兵的记载。1世纪的西欧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莫斯科红场阅兵震动了全世界。阅兵在中国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在中国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往北平。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西苑机场举行阅兵式。图为毛泽东同志在检阅部队。
阅兵通常分为三类:出征式阅兵、凯旋式阅兵和庆典式阅兵。阅兵时包括检阅式和分列式。有时只进行一项。阅兵式是检阅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分列式是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检阅者检阅的仪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十分重视阅兵。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先后举行过3次较有影响的阅兵:一次是1934年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县大埔桥红场举行的规模较大的“八一”阅兵;一次是1944年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北上开赴抗日前线时,在延安机场举行的阅兵;另一次是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从河北西柏坡抵达北平时,在西苑机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191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国庆阅兵。
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的6次大阅兵。
其实中国古代也出现过很多阅兵的时候。
阅兵,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军事史、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上,这种仪式都以规模的宏大雄壮,形式的威武庄严,留下了记忆。这种历史文化现象的相关信息,又可以引发多方面的思考。不过那时候多是皇帝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