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天启与崇祯(1 / 2)

“这里是?”

杨信站在一处小院门前,小心翼翼地窥视着里面,明明知道这是哪里,还装出一脸懵逼的表情问道。

那院里是天启。

未来的大明木匠皇帝,依然在做着他最喜欢的工作,坐在一张树荫下的石桌前,目不转睛地玩着一个复杂的鲁班锁。后边还有一个中年的宫女在给他扇着扇子,而左右一男一女各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趴在桌上,好奇地看着他玩鲁班锁。男孩已经不是很感兴趣,正抬着头向这边望,那个小女孩依然兴致勃勃,而一个美艳的少妇就坐在他们不远处,在宫女扇的凉风中同样昏昏欲睡……

倒是一片午后一家其乐融融的画风。

那个小男孩应该是崇祯,大明亡国之君今年八岁了。

小女孩应该是乐安公主,和崇祯同岁,崇祯自挂前一年病死,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候还没下葬,她的驸马把所有儿女捆在棺材边,然后一家人点了把火。

天启身后的宫女肯定是客氏。

至于那个美艳女人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李了,话说东林群贤把一个身份低微的选侍,一个只比宫女身份略高点的女人,一个同样出身低微,外面没有任何文臣武将支持的女人,说成野心勃勃差一点变大明的武则天,这想象力也的确丰富。媚娘姐姐地下有知恐怕得笑死,且不说大明朝就没有一个太后执政的,哪怕万历他妈都没做到,西李一个连妃子都不算,仅仅在宫里妃嫔等级排倒数第二的选侍,哪来那么大的雄心壮志?

她外面有人还是里面有人?

她说白了就是天启的饲养员。

而且只养了一年多点。

天启他妈王才人是今年三月才刚刚死的,天启身上至今穿着斩衰,旁边还有一根桐木杖,还说天启从小害怕她,说句实在话,真要是那样的话,目前已经是半大小子的天启,现在拎起这根棒子把她敲死都没什么大不了。

朱常洛也不可能把儿子打死给她偿命。

万历的确对这个儿子看着就烦,但对这个孙子可很喜欢,明年就会直接封皇太孙的。

此时这东宫应该没有身份高过选侍的女人,太子妃郭氏万历四十一年就病死了,一个女儿夭折,她病死后就是王才人,明朝妃嫔等级才人贵人选侍淑女,王才人比李选侍高两级。而崇祯他妈则是最低等淑女,因罪被打死,然后崇祯交给西李照顾,实际上已经照顾了多年,直到移宫案之后才转给另一个李选侍也就是东李来照顾。从这一点上看,朱常洛对西李那是绝对的信任,他活下来的两个儿子,全都交给了这个女人,加上她自己生的乐安公主,他活下来的五个孩子里面三个给她照顾。

而在移宫案之后由天启的启蒙老师太监刘良相拟旨,说天启说他妈是被西李打死的,还说天启他妈临死前遗言和西李有深仇大恨,以此来作为西李恶贯满盈的证据。

但几年后天启就把他杀了。

不过天启也没改这份圣旨。

但他却替他死鬼爹给始终没有得到妃子封号的西李封了康妃。

如果不是那份圣旨有问题,那就只能说天启脑子有问题了,但事实上他脑子没任何问题,“虽不好静坐读书,然能留心大体,每一字一言迥出臣子意表”,甚至大臣要将宁远的红夷大炮撤到山海关,他都明确批示大炮一撤人心动摇……

这是《酌中志》说的。

而这本书作者,就是天启年间司礼监专门负责文案的太监刘若愚。

虽然刘若愚是聪明人。

他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而这本书本质上是他因为被以魏忠贤党羽的罪名下狱,他写了给自己洗脱罪名的,核心目的是迎合崇祯,确保崇祯杀魏忠贤的正确性,其主要目的是踩魏忠贤。但在天启的个人问题上,他没必要撒谎,撒谎只能让崇祯砍了他,说到底崇祯也不可能允许他造自己哥哥的谣。所以这本书的天启才是真正的天启,不爱学习,草书不会写,也不屑于学,但并不是完全不管朝政,甚至还会亲自批阅奏折。

而且对宁远之战非常重视,日夜焦思,未遑自安。

至于不识字这种鬼话,也就只有那些给咱大清写历史的文人们能编出来。

九千岁示意他别出声。

这时候里面一个比他年纪略小些的太监看到他们,立刻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

“大哥!”

他低声说道。

“叫二叔!”

魏忠贤对杨信说道。

“二叔!”

杨信低声说道。

“你就是老黄那个內侄,倒也有出息了,你的事大哥跟我说了,用不着太担心,万岁爷都准了的,那些文臣还能反了天不成。今天叫你来,是皇长孙在万岁爷处看了你的那个什么仪,也想要一个,不过万岁爷没说赏赐,皇长孙也没敢直接提,故此想让你再做一个新的。另外皇长孙还有些事想问你,好好伺候着,若皇长孙开心了,到万岁爷那里给你求个情比什么都好使。”

那太监说道。

“多谢二叔!”

杨信赶紧拱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