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有部分耕地无法被耕种,虽然百姓总不舍得空着土地,总是要种点什么,但是无法收成的土地该如何种植
李恪不由得又想到了小时候,以他自身经历为例,他们家种五十多亩,接近六十亩,村里甚至有种一百亩以上的,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他们并不是都种粮。
李恪老家河套平原,是以小麦为主粮,不种水稻,而他们家五十多亩地,小麦只有十几亩。然后就是玉米、葵花、籽瓜这三样为主的经济作物。
而不同的作物意味着一点,耕种时间错开,这就是为什么李恪小时候,记得他父母从春耕开始,一直忙碌到十月底秋收,耕地,浇最后一次水,然后才能彻底歇下来。
但是如果五十多亩都种小麦的话,其实也能种的过来,现代的耧车每天的播种速度很快,问题是大唐没法普及现代耧车啊!别说现代耧车,连古老的汉代流传下来的耧车都无法普及。
这才是最大的根本问题!曲辕犁现在还没普及呢!
畜力问题很头疼……按理说这么多年,百姓不是不知道畜力的重要性,但依然无法普及的原因很简单,隔三差五的天灾,人都活不下去了,这些牲畜的下场可想而知。
所以每隔一定的年限牲畜就会被灭一次,而想要重新恢复……何其艰难啊。
哎,要么说屁股决定脑袋呢,李恪以前没监国的时候,说实话,这些问题他没怎么太过于思考,现在监国了才发现,这东西……古代的皇帝,稍微负责点,真特么不好当啊。
古代的天灾真没那么好度过,怪不得古代一逢灾年就有人造反,这不废话吗活不下去了啊,而且就算是灾年过去了,明年回来,该吃的东西都吃了,怎么种田
总不能让他们去山里抓点鹿来耕田吧倒也不是不行……不过,算了,这就是开玩笑的。
一个稳定的粮食来源,太特么重要了!至少在灾年的时候,第一时间可以调集粮食过去,百姓没收成不要紧,只要他们不至于饿的将牲畜都给杀了,那就有恢复的机会。
连年遭灾的概率不高,而且也不可能整个国家连年遭灾,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就能稳住。
哎,袁老千古啊。
李恪的脑海里面浮现了东南亚的地图,之前胡挚的话又冒了出来。
妈的,林邑和真蜡拿下的重要性太大了,这比东北黑土地都大,毕竟东北黑土地苦寒,那个地方想要彻底改变为粮仓太难,主要是人口上不去,但是林邑和真蜡一年三熟,就要好的多了。
当然,李恪现在有了土豆,也算是一大杀器,但多管齐下自然是最好的。
除此之外,李恪还想到了一个办法。
哎呀!烦死了!
我为什么要想这些,总感觉有东西从脑子里面长出来了。
李恪有些郁闷,我这回来不是玩的吗为什么要想这些,都特么怪李泰!
我要是不监国,我能想这些!
气死我了!
“田蒙!”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