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李光宗来了(2 / 2)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2549 字 2023-04-28

泽娜·基思松口气,看来赵桑没有骗她,他或许真是溜进来的。

不过以他的身份,虽然现在破产了,可认识几个上流社会的人也不足为奇。

“是的,他是中国人。”泽娜·基思点头。“很少有中国人,对西方的艺术了解的这般透彻。如果有机会,我会给您引荐他……”

旁边听着的李梓宁,揉了揉自己已经不痛但发热的脸颊。心说这个洋婆子和那个可恶的赵传薪,肯定有些肮脏的关系。

要不然,她为何旁敲侧击的总是打听赵传薪。

弥墩作为男人或许粗心听不懂,可她作为女人,却从泽娜·基思每每说到赵传薪时,表情上的蛛丝马迹看出些门道。

通过谈话,她又得知泽娜·基思有个日本人丈夫,而且今天就在场。nt

那这种关系,就更加龌龊了!

正在这时,有个魁梧的西装革履的白人来到李梓宁身旁。

“哈喽。”

“你好。”

李梓宁瞥了他一眼,不咸不淡的回道。

“自我介绍一下。”男人说。“鄙人埃德加·李,美国海军少校。”

要换做以前,李梓宁还是很愿意交流一下的,毕竟海军少校也是个拿得出手的衔儿了。

可今天被赵传薪抽了一顿后,再听这人自我介绍,她莫名的烦躁:“好的,我知道了。”

啥?

你知道了?

这人有点懵。

他还是继续说:“那个高大的男人,就是跟着鹿岗镇慈善会一起来的,对你不太礼貌的那个人,他叫赵对么?”

李梓宁忽然警惕:“你问这个做什么?”

她哥哥李梓钰曾经给她讲过,关于美国间谍机构的事情。

美国独立战争时候,就已经有了情报机构,叫作莫尔顿。

可独立战争胜利以后,美府开始不重视对外情报工作,连从事密码破译的“黑室”都关闭了。

时至今日,美国的情报工作早已陷入混乱,对外由国务、陆军和海军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许多情报开始变得重复,琐碎,没有效率。

许多来到中国的美海军,

其实从某方面来讲,也都是间谍。

而赵传薪身份过于敏感,李梓宁见这人打听赵传薪,立刻警惕起来。

她并非无知的市井妇人,可不容易被糊弄。

那少校一听,露出个人畜无害的笑容:“你误会了,我其实有事找他,想让你牵线搭桥,我只是想先了解了解他,若事成,我不会让你白白帮忙的,那不是朋友之道。”

这就是想出钱买通李梓宁了。

许多交际花,也是掮客。

信息的流通,其实也是一种货币。

少校露出个你懂的眼神。

李梓宁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恕不奉陪!”

说完,转身离开,找李梓钰去了。

她相信,这人绝非什么海军少校。qqnw

此时的英国和美国,因为日本的原因不算和睦。

她甚至怀疑,这人是偷偷溜进来刺探情报的。赵传薪在美国干的那些事,足以让美国人对他恨之入骨。

于是,将这件事悄悄地告知了李梓钰。

果然,那人见李梓宁冷淡的走了,神色有些慌张,转身离开了宴会厅。

李梓钰找了一圈,没找到赵传薪,就去李光宗那打小报告去了。

李光宗看他神色焦急,安慰说:“你不了解先生,没事的,别说一个美国间谍,就是来一百个,也是有来无回。”

“……”

这么自信的么?

赵传薪的确很自信。

作为男人,可以没钱,可以没权,但是没了自信前二者皆不可得。

他已经离开港岛大饭店了。

走在临海街道,海风拂面,少了车水马龙的杂音,还是挺享受的。

有个胡须浓密头发卷曲的矮个男人,背着一把乐器,挨个的进出街边餐厅酒馆,然后一次次被人赶出来。

赵传薪朝他走了过去。

“嘿,你背着的是吉他么?”

那人用蹩脚的英文回答:“是的,先生。”

赵传薪来了兴趣。

此时在国内,想看见一把吉他几乎不可能。

就算是在美国的时候,他也没见过有人玩吉他。

吉他发展历史很曲折,十九世纪中叶由于钢琴和提琴乐器出现了一批名震青史的演奏大师,吉他进入音乐历史低潮期。

吉他的塞戈维亚时代还未到来,而过去辉煌已经落幕,此时正是吉他遭受冷落的时候。

也就是西班牙人玩吉他玩的最多。

看看眼前这个男人相貌特征,应该就是个西班牙人。

“把吉他卖给我吧。”

“啊?那不行,莪需要它,我靠它生存。”

西班牙人见赵传薪人高马大,有点紧张的说。

“你多少钱买的?”

“很贵的,先生,买一把吉他要30元!”

乐器一直很贵,即便后世也是如此。

赵传薪掏出两摞银元:“这里差不多有40,卖给我。”

“不是钱的问题。”

“50块,这是最后价格,不卖我就走了。”

“成交!”

赵传薪接过吉他,扒拉两下,有声音。

至于音色,他根本不懂。

但是他会弹仅仅一首半歌。当初死记硬背下来的,教他的妹子恰好用的就是古典吉他。

西班牙人交了吉他,道了声谢喜滋滋的跑了。

赵传薪拎着吉他在海边散步,不多会儿到了船屋那。

海映星稀,露凝月华。

夜色里,他看到了坐在船头,呆呆看着他的船屋的渔家姑娘。

当赵传薪脚步落在船上的时候,动静很大。

渔家姑娘转头,语气带着些惊喜:“你回来啦?”

赵传薪笑了笑:“你做什么呢?”

“我帮你看船呢,这段时间有很多贼。”

小姑娘心眼太实在了。

这些小船,每天都要出港捞海货,虽然走不远,可每次回来停泊的位置都不同。

但小姑娘家的船屋,却始终靠在赵传薪这边。

赵传薪看看周围,发现今晚上这边孤零零的就两艘小船。

怪不得小丫头在这看守着。

他在船舷坐了下来。

小姑娘好奇问:“你拿着的是什么?”

“这个?这叫吉他,是一种西洋乐器。”

说着,赵传薪横放吉他,轻拨琴弦,找了找感觉和回忆。

手指头从生疏到娴熟,用了至少几分钟。

小姑娘双手拄着下巴静静的听着,看着,她也听不懂好坏。

找到些感觉,赵传薪开口:

并没要求有谁能体会,更别善作慈悲。同情才不会给我安慰,反而让我流泪……

然后,停下了。

小姑娘等了半天,大眼睛忽闪忽闪:“怎么不唱了,很好听呢。”

赵传薪很“腼腆”的一笑:“这首歌我就会弹开头。”

当初听这歌的时候,觉得前缀相当棒,后面就不感兴趣了。

此时,多数人缺乏娱乐,听戏,或者勾栏听曲,那得是家境殷实的人家才有本钱干的事。

穷苦人拉拉家常,嘴里叽里咕噜的说某些人闲话,这大概就是娱乐了。

当赵传薪弹吉他唱歌,竟然有船屋主动靠拢,几个渔家人在附近停泊下来,都围在船舷望着这边。

“再唱一个!”

“唱得好。”

当一个人鼓噪,其他人也帮腔。

他们太闲了。

赵传薪没理会他们,朝小姑娘眨眨眼:“还想听吗?”

渔家姑娘点点头,扎的辫子随之甩动。

再次拨动琴弦,这次节奏缓和了些,同样的前奏他弹了两遍。

众人听得眼睛一亮。

此时听曲儿,都是戏腔,大家哪里听过赵传薪弹的这个?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

黄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

经赵传薪一番歌词魔改,在这个时代还挺应景的。

而远处,有一群人结队而行,似餐后散步。

他们也被歌声吸引,缓缓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