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朝堂风波(15)(1 / 2)

我只是夫子 吴启冥 1558 字 10个月前

秦国隔着诸多小国,直接把齐国暴揍了一顿,本身就使得秦国在南边诸多小国之间立了威。

之后,伴随着秦国文化输出的策略进行,那批包含着秦国文化的书籍或者其他的物品从大秦南边出发,一路驶到齐国……

这一路上被秦国文化影响的,可不仅仅是齐国,毕竟从秦国到齐国的路上,还要遇到不少的小国。

所以天理商行的陈理就顺带着拜访了一下周边的许多小国。

天理商行本身就与南边许多小国做过买卖,所以他与周边这些小国的商人几乎都熟悉,于是他将秦国的文化,书籍,审美……一顿输出……

当那些秦国的瓷器代表着皇室才能够享用的至高尊荣时,自然有不少人都为那样的瓷器而疯狂。

当秦国以红色为尊贵标准的时候,其他小国自然也纷纷推崇红色的流行。

所以,当秦国以受作为一个女子的审美标准的时候,各个小国也会纷纷改变自己的审美标准。

虽然审美标准不会那么容易改变,但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自然会受到秦国的影响。

这原因就是,秦国是个大国。

大国能够成为大国,能够如此强盛,必定是有原因。

所以学习模仿大国,说不定自己的国家也能够成为大国。

而陈理也知道大部分的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

于是他给沿途各个小国的商人大量的利益,有这些颇为喜爱炫耀的商人去影响民间,再由民间影响到皇室。

当然,也有一些国主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他们想要阻止这样的现象蔓延,但是要么太紧不得不停止这种行为,要么太柔和,没有起到作用。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云容国和雾烟国归顺了秦国。

秦国的武装力量先是震撼了周边小国。

又有秦国文化输出,使得各国文化方面产生了巨大波动。

云容国和雾烟国之前因为鸿胪寺刺杀一事本就被秦国打过,现在又归顺秦国。

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所以当太子将两位国主的国书拿出来之后,整个朝堂之中爆发了一阵喜悦的轰鸣。

不管在场的这些人是因为利益勾心斗角,还是因为政敌暗中较劲,但是他们都是秦国人。

在这个郡县都有地域感的秦国,居然在不费一兵一卒之间,就将两个小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他们作为秦国人,心中自然是非常自豪的。

在整个朝堂的喜悦声响彻了将近五分钟的时间,这才渐渐平息。

接下来,整个朝堂瞬间动作了起来。

既然两个小国的国主愿意归顺秦国,那这后续的环节更为关键。

尤其云容国内部的叛乱还没有平息,秦国这边当下便派军进入云容国,帮助国主平定叛乱,这些秦军顺带着就不用出来了,直接把守在云容国之中。

雾烟国那边自然也得要先派兵驻扎。

秦国朝堂上的这些人,自然知道迟则生变的道理,今天说得好好的,明天说不定就要翻脸,所以这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大军挺进两个小国,到时候即使这两个小国想要反抗,那也抵挡不住秦军的里应外合。

接下来就是稳定两个小国的民心。

毕竟这两个小国原本在自己国家里面过得好好的,现在自己的国家突然没了,自己又成了其他国家的人,这一时之间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接着这两个小国之中,一定会产生民变。

所以,先派大军进入这两个国家,也是极为有必要的。

整个秦国朝堂之内,瞬间因为这巨大的喜悦而彻底地被调动了起来。

这所有的功劳,自然全部都落到了太子一个人的身上。

孟海在这期间,一句话也没说。

整个朝堂就因为这两个小国的事情足足商议了两个时辰的时间。

孟海都快站不住脚,最后的朝会终于结束,孟海立马与熊孩子一同进入到了紫气房,他立刻在房间当中找到了一把椅子,整个身体如同一团烂泥一般,软软地靠在了椅子之上。

赵宣摩拳擦掌地跑到了孟海面前。

“老孟,要不我把你封个国公吧,如果让那些朝臣知道这件事情居然是你一个人谋划的,别说封国公了,就算是封王也并不是不行!”

孟海听到这里,赶紧摆了摆手:“这还是免了,后面几天你就先处理这两个小国的事情,我估摸着这件事四五天都不一定能够处理完。等这两个小姑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再做最后两件事,方清国这个案子引起的混乱,差不多就可以平息了!”

赵宣听到孟海这话,张大了嘴巴:“还有两件事?”

孟海点了点头,他又想了想:“其中有一件事你只要发个旨意就行,你不必亲自参与,至于另一件事可能你还得再辛苦个两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