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又被弹劾(2 / 2)

我只是夫子 吴启冥 1543 字 2024-01-16

第二日天还没亮,孟海就被大牛和张顶两个人给薅了起来。</p>

安神堂毕竟是皇家的,整个安神堂内自然不缺乏宫女太监。</p>

孟海一大早眼睛都还没睁开,七八个小太监直接叫着孟海起床穿衣。</p>

又来了两三个小太监端来了不少早餐点心。</p>

孟海闭着眼睛刷了牙,穿好了衣服,吃完了早饭。</p>

在几个小太监的引路之下,他半梦半醒地踏入金銮殿之中。</p>

金銮殿内已经聚集了不少文武官员,但是由于皇帝现在还没到场的缘故,整个金銮殿中的氛围还是比较懒散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身上穿着各色官服的朝廷大员正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着。</p>

孟海被两个小太监带到了他的位置上,他的手中抱着个小木板,目光寻视了一圈,找到了店内的柱子旁,靠着柱子就开始打起了瞌睡。</p>

现在还不到七点。</p>

孟海经历过早八,但是没经历过早七。</p>

孟海就因为自己的生物钟被打乱,所以现在格外的困倦。</p>

孟海闭着眼睛靠着墙,不知道眯了多久,有个人戳了戳他的胳膊。</p>

孟海半梦半醒之间,睁开了眼睛。</p>

看见了侯顺。</p>

他在看见这话唠的第一眼,他的耳旁就已经传来了蚊蝇般的嘈杂声音,声音来源于侯顺。</p>

“孟兄,昨日没睡好?听说孟兄昨日是在皇宫休息的,你这等待遇可羡煞我们。孟兄弟你回到京城为何不来我越国公府喝喝茶,我之前就听我问一下你回京的消息了,孟兄回到京城,为何不来我越国公府坐坐?对了,说起这件事,我倒是忘了,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怎么样了,他们为什么没和孟兄一同回京?我带了不成的儿子从小就爱捣乱,有一次……”</p>

侯顺一边说着,一边就开始说起了好友的与好友,一两兄弟小时候的过往。</p>

只见猴顺嘴巴一张一弛之间,旁人完全没有插嘴的余地。</p>

孟海和侯顺毕竟是在千山郡一起打过仗的,所以两人的交情自然也是极好的。</p>

唐刀客这个时候也走了过来,他并未说话,只不过站在一旁双眼当中,也是带着询问之色,应该也是在询问自己的儿子。</p>

孟海这边瞬间聚集了两位朝堂中的武将,立刻引起了旁人的注意。</p>

刑部郎中马高义与李部郎中贺显两个人瞧见了这边的动静,也走了过来。</p>

这两个人云孟海也是有交通的。</p>

孟海这个时候即使再瞌睡,也得要与来往的同事打招呼。</p>

“言宣候今日都来了,不过也难怪。你这小子在归文郡的事情,我那不成器的儿子都已经向我说了,虽然有些不合法度,但是结果还是好的。”</p>

说话之间,一道人影走到孟海面前。</p>

这人正是左丞相萧生。</p>

右丞相杜武鹏瞧见这一幕,也是笑呵呵的走了过来,那满脸的假笑从没断过。</p>

“可惜我那些紫色不成器,没法随我们一同去归文郡,到时让这萧老匹夫占了便宜。”</p>

萧生听到这话也没反驳,只是咧开嘴呵呵地笑了笑。</p>

两位丞相亲自前来与孟海打招呼,他这也是够风光的。</p>

孟海自然也得要客客气气地向两位丞相见礼。</p>

左丞相和右丞相两人只是与孟海打了个招呼,便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毕竟早朝马上就要开始了,他们两个贵为大清丞相,也不必要与一位年轻后辈说太多的话。</p>

孟海在行礼目送两位丞相离开之时,他的目光也望向了大殿当中前来的文武百官。</p>

金銮殿当中的朝廷官员比他上次多了一些,但是这些人当中有些人看他的目光中,却带着各种各样的神情,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憎恨,有的平淡,有多无奈,有的景仰……</p>

孟海目光扫过大地,尤其是站在自己身后的许多朝堂官员,他收回了目光。</p>

伴随着太监的一声大喊,今日的朝会即将开始。</p>

孟海站回了自己的位置。</p>

他耷拉着脑袋,又开始打起了瞌睡。</p>

伴随着太监又是几声奸细的嘶吼,皇帝和太子从金銮殿后绕了出来。</p>

皇帝身上穿着绣有金龙纹样的服饰,头上戴着鎏金色的皇冠……发簪?</p>

孟海看了看皇帝头上,那既像皇冠又像发簪的东西,有点不清楚,那是个什么玩意。</p>

皇帝似乎察觉到了孟海的目光,毕竟现在所有大臣的脑袋都是低下的,只有孟海一个人昂着脑袋,就算不想被人注意,那也不行啊。</p>

孟海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赶紧低下了脑袋,然后又偷偷地抬了起来。</p>

在皇帝的身侧,还站着太子赵宣。</p>

赵宣身上穿着一件红黄相间的衣裳,整体是以黄色为主,有着红色的条纹,腰间系着玉带,头上也扎着,不知道是发簪还是皇冠的东西。</p>

皇帝高高地坐在最高处的龙椅之上,太子则是坐在台阶之下。</p>

皇帝的龙椅自然是非常气派的,而太子只是坐在了一张小板凳上。</p>

孟海瞧着皇帝和太子同时临朝的一幕,心中大抵猜到了皇帝这次让他参加朝会的用意。</p>

先是一套繁缛的礼节。</p>

孟海看着周围的文武大臣,随他们一起跪下,一起高呼“吾皇万岁”,“太子千岁”之类的字样,跟着周围的文武大臣又是窥一下,又是磕头,又是高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