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如果不是陛下赏识,我现在早就死在辽东,尸骨无存了。”
“这些狗东西,得了陛下恩遇却不知知恩图报,实在可恨,就算冒着死罪,我也要杀了这狗东西。”
对于这些御林侍卫们来说,皇帝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一切都是皇帝赐予的。
如果没有皇帝,他们或许在哪个边镇当炮灰,又或许在京营给文官勋贵们当奴隶。
总之都是饱受欺压,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幸得陛下看着武事军备,对他们也是极为友善,虽不说大富大贵,可至少每月有了军饷。
就算是打仗战死了,陛下也不会亏待于他们和他们的家人,
家中亲人也不用再过以前那种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了。
这样的皇帝,他们必然是抛头颅洒热血的拥护报效。
孙李二人见状,也是感慨道,难怪陛下敢这么大刀阔斧的干。
敢于亲征蒙古和西南,有这样忠心的军队,不管干什么,自然都是底气十足。
可他二人还是有些不舒服的,一个朝廷命官,才被吏部任命不久居然就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杀了。
除了乱世,在太平年间的王朝,都是千古未闻之事。
可他是皇帝的侍卫统领,不受他们节制,也不好说什么。
或许是感受到了二人的目光,这佰总不慌不忙的拱手说道:
“稍后我自会去向陛下请罪,但要等此事结束,二位继续办差即可。”
有了李化民人头的震慑,在场的官吏全都被吓傻了,有些人甚至感觉双腿无力,跪倒在地,头都不敢抬,他们哪里经历过这场面啊。
而有的官员则是看到了自己飞黄腾达的希望。
皇帝下了如此力度,新政必然是要推行的,谁也阻止不了。
既然如此,自己为何就不能站队,和孙李二人一样去推行新政了?
只要差事办的好,难道还怕不能升官,不被委以重任?
“新政乃利国利民之事,下官愿赴汤蹈火,鼎力支持。”
胡权是三甲进士,虽然算不上寒门,可在官绅圈子里也属于垫底的存在。
家中无背景无势力,也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不出意外的话,就算再怎么样,他此生也顶多是做到知府仕途就终止了。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他选择毫不犹豫的把握,并下了决心,一定要搭上孙李二人这条船,如此才能有出头之日。
“诸位,我等是朝廷官员,也是陛下臣子,为君父分忧乃天经地义,莫非尔等要做不忠不孝之逆臣不成?”
在胡权的忽悠和号召下,大多数的官员都被他给说服了。
孙传庭将目光放在了那些世系的吏员身上。
这些官员愿不愿意推行新政,他倒是无所谓,大不了换一批就行了。
可这些吏员就不同了,他们都是世系的,对大同可谓了如指掌,那些地主豪强的底细,也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
如果他们愿意推行新政,必然能事半功倍。
感受到孙传庭那冷冷的目光,又看了看脚下李化民的人头。
无奈之下,这些人也只能是表态拥护新政,并愿意带头支持,将家中的土地全部交还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