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卢象升(2 / 2)

一人回答之后,其他人好似照着模板抄一样,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式。

谷鷒&ltspa&gt  可在朱由校听来,都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亮眼的建议。

甚至还有的人建议,先不要理会九边军费的问题,直接把国库的钱财物资平分给陕西和山东。

气的朱由校差点当场革了他的功名。

“陛下,臣以为,问题并不是谁先谁后问题,也不是拨给多少钱粮的问题。”

“因为陕西此次大灾,并不是花个几十万两银子就能解决的。”

“此时,朝廷应该想办法开源节流,而不是把仅有的一点库银,全部拨给出去。”

“否则一旦出了其他的意外情况,那朝廷就真的是无钱可用了。”

良久后,这么多个人里,总算是有个人说了一句人话。

朱由校很快对这人起了兴趣,问道

“哦,你叫什么名字啊。”

“回陛下,臣名为卢象升。”

听到他说自己是卢象升,朱由校顿时两眼放光。

自己终于是见到卢象升本人了。

只是与他脑海中那个想象的卢象升,还是有着不小差距。

可能是因为历史文献的影响,朱由校对他最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带孝出征了。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就算陕西的灾民太多,受灾范围太大,可那也是我大明的百姓子民,难道就因为多,朝廷就对他们不管不顾?”

“还有,山东的灾祸,和九边的军费粮饷又该如何处置,难道都不管了不成?”

朱由校连连发出疑问,在其他人看来,这个卢象升的回答简直是太糟糕了,已经给皇帝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而就在他们幸灾乐祸时,卢象升却是极为镇静。

根本就没有被皇帝的连问给吓到。

他既然敢这么说,就一定是深思熟虑过,有所准备的。

而朱由校也正是这样认为,所以才会故作不满意语气,去质问于他。

实则是在给他创造声势,给他扬名的机会。

果然卢象升没有让他失望,很快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关键所在。

“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是我偌大的大明朝。”

“天下两京一十三省,要用钱、花钱的地方何其多也?”

“陕西至少有数十万流民难民,朝廷这几十万两银子砸进去,就像是石入大海,连水花都见不着。”

“国家没钱是可怕,可最可怕的是没有粮食物资。”

“赈灾所需要的,并不是银子,而是需要粮食,没有粮食,纵使是有金山银山,也不过是个摆物而已。”

“因此我大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积蓄粮食。”

“当用目前仅剩的银钱,大力扶持湖广南直隶等产粮地的农业生产,才是首要。”

卢象升的回答,虽然也不至于多么亮眼,可至少比其他考生的回答好多了。

至少他会去思考问题关键,也敢于大胆的说出来。

他有一句话说的不错,大明缺的从来不是钱,而是粮。

这也是为什么他强制要求宗藩们贡献粮食,以及让李之才在江南追缴积欠赋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