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关将至,气温渐渐变得寒冷。
程徽月和关语盈三人也已经把冬季系列成衣的设计图定稿,工厂那边制作出一批出库,马上就要进行新品发布。
经过秋衣系列的销售,新月服饰在京都服装界已经打开了市场,拥有了一批忠实的顾客。
成衣批发给其余的服装店,更是将新月的销量炒到翻倍,京都街上,最时髦的衣物便有新月的大名。
而新月的爆火随之引发的还有各种商家的跟风。
开业仪式的走秀舞台登出报纸之后,不少老板看效果很好,就纷纷用同样的方式吸引客流。
吃到第一碗红利的店家确实蹭到了不少好处。
但顾客的疲惫期一到,这个办法也就不再有作用。
而且新月的成功靠的不仅仅是营销手段,没有品质的保证,过了这个坎也留不住顾客。
张大海知道这个道理。
但大海服饰被开在对面的新月抢走了客人,销量日渐下滑,风评也差得不行,如果不做出改变,迟早要关门走人。
于是,张大海直接挪用了程徽月的宣传手段,把开业仪式的内容变成了一周年回馈新老客户。
不仅花大功夫搞了一个歌舞台,还打了好几天的折扣。
不少客人也被吸引过去。
“程老板,你看他们对面那个大海服饰,简直太不要脸了!直接把我们新月的法子照抄过去,这几天店里的客人都少了!”
那天抓到短发女人的主管在门口观望了一下,跑回来跟查账的程徽月抱怨。
“咱们是不是能告他抄袭啊?”
“”程徽月抬头看了眼,正好对上张大海在自家服装店门前投过来的挑衅的眼神。
“呵。”她笑了声,毫不在意地收回目光,继续查账。
“告不了。”
又不是什么专利,京都也不止他们一家模仿。
主管一脸生气,“那咱们就这样看着他们把客人拉过去吗?程老板,你都不知道,这个张大海弄个了个什么折扣之后,价格压得很低,一天到晚店里都是满的,还经常故意让王洋在咱们家门口拉客!”
程徽月手上不停,一串串数字核对着。
“没关系,反正马上秋衣也要过时了,咱们把过几天的冬衣准备好就行。”
她一早便新月服装店的周围看过了,大多数店都是在工厂进的货,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设计师。
所以他们的衣服同质化也很严重。
但她的新月有自己的工厂,有自己的设计师,将来也许会把新月服饰开到全国各地,根本没有必要跟大海服饰打擂台。
她的目标从来都不在京都。
主管见自家老板这么淡定,像是根本没把大海服饰放在眼里,心底也多了几分安全感。
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这么高新的工作,可不想它几个月就倒闭了。
街对面,大海服饰。
王洋小声和张大海说了句话,两人看了看,走到了后门。
“你刚才说,新月又要搞什么幺蛾子?”张大海眉头皱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