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力发展(2 / 2)

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一部分西凉官兵便将主意打在了自家胯下的战马身上。

反正每个月都有战马会生病,会摔断腿,如今正好有人找上门来,而且很舍得出钱。

那每个月上报的数字改一改就好了,反正李傕和郭汜两人又不会认真看。

这这样,昔日西凉健儿胯下,那令中原诸侯胆寒的战马,也悄无声息的乘船来到陵阳。

除去路上死于途中颠簸以及水土不服的,韩当手上大约有一千五百匹战马,而且在山越士卒经过改造和训练入军后,军队数量也逐步增多。

所以张云干脆给韩当的骑兵编制扩充至两千人。

目前而言,连一人一马的配置都没有办法满足,而且这些战马也是吃粮大户,每天消耗的粮草,跟其余步卒消耗的差不多。

按照韩当的说法,对比起北地白马将军麾下的骑兵,这两千人只能算是会骑马,最开始训练的五百人要好一些,但依然不具备马上作战的能力。

张云当然知道马镫和马鞍和两件利器能够大幅度的加快骑兵的训练速度,也能对骑兵的战斗力起到一个不错的增幅,但是现在张云不敢搞啊。

这个时代又没专利的,马镫和马鞍又没什么技术含量,要是被北方的诸侯学到了,到时候曹老板面对的可能不是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了,而是十万铁蹄南下的白马将军了。

到时候公孙瓒都不用和曹老板正面对抗,数万骑兵分成几路突入到曹老板的势力范围内,光凭这几万张嘴,就能把曹老板吃垮。

失去了中原屏障的扬州,拿什么抵抗北方的铁骑?

靠河?靠船?守确实是能守住,但是对面可以失误无数次,己方失误一次就没了。

所以马镫和马鞍这两个好东西,产生的影响太大了,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一时半会是真拿不出来。

这也导致骑兵的训练只能循规蹈矩的一步一步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一般而言,训练一支骑兵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但是别忘了,这里一般指的是北方,在北方训练骑兵,挑选的兵源大多都是接触过马匹的。

而在南方,多少人连马屁都没有闻过,况且韩当在历史上也不以练兵见长,张云估摸着怎么样也得耗费个四年左右。

比较可惜的是没能搞到大批量的母马和种马,不然的话在南方建一个马场,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为江东集团提供马匹了。

不过根据熊环所说的,熊氏已经通过西凉军的关系,和西凉的羌人拉上了关系,说不定熊氏到时候真能搞来大批量的母马和种马。

除此之外,张云能想到的唯一一个办法,就只有走海路到辽东了,不过这得要点科技树,不知道多久才能点出来。

暂时只有熊氏这一条线,说什么也不能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