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章(2 / 2)

饭后,何温言想起来他还从国外给爹娘和祖父带了礼物。

给何老爷的是一枚镶钻的翻盖怀表,翻盖内侧和表针上都镶嵌着细小的碎钻,何老爷向来喜欢这些精密的仪器,立即将何温言送的怀表贴身携带,替换下了从前的旧怀表。

何夫人得到的则是一条祖母绿项链,椭圆的祖母绿吊坠被璀璨的钻石和无暇的珍珠串联,看上去就很昂贵。这条项链被何温言从一个没落的英吉利贵族手中买下,上头的钻石都是从南非挖掘来的。

何夫人喜爱地将着串项链戴在脖子上,又有些担心地问大儿子这项链是否太过抢眼,不太适合她这岁数。

何温言却抚着何夫人肩膀,笑着说道:“娘,您这岁数哪里老啦若只看外貌,外人还以为您是我姐姐呢!”

何夫人一面说何温言没规矩乱说话,一面被大儿子哄得开心收下了项链,准备下回同其他贵妇人聚会时戴着。

而何老太爷则收到一株足有几十年的西洋参,是美洲产的野山参。虽说与人参的药用有很大不同,但也是及其珍贵的。

何老太爷满意地收下了礼物,却见大孙子还呆在他这儿,没准备离开,便笑着问道:“言儿,可是有什么疑惑想问爷爷”

何温言见祖父慈眉善目地注视着他,咬了咬唇才张嘴回道:“爷爷,当年您让我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医术回来为国贡献。可我一朝回国,这大庆朝都成了前朝,现下虽是民国,国家却四分五裂。我这身医术又有何用处呢”

“言儿,你狭隘。”

何老太爷笑着摇摇头,看着迷茫的孙子抚着长须说道:“北宋范公有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你虽不能为良相,使这天下太平,却能为良医,造福一方百姓。又有何不可呢”

见何温言依旧似懂非懂,何老太爷接着道:“医者,仁术也。我们这些作大夫的,不过是以仁爱之心、中医之术治愈百姓罢了。你瞧这株西洋参,来到了我国就救不了人了嘛你再看外头的百姓,剪辫易服从庆朝人变成民国人,难道就不是我国的百姓了嘛”

何老太爷像儿时那般摸了摸何温言的脑袋,感叹道:“爷爷只愿你所学皆有所用,这一身的医术尽能造福一方百姓。”

“谢祖父教诲。”何温言恭敬地鞠躬行礼,一如儿时。

何老太爷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大孙子可以出去了。

待何温言离开,何老太爷关上了房门,独步来到书桌前。

红酸枝造的方桌正面雕着兰桂齐芳图案,兰花花瓶上刻着“平平安安”四个大字。何老太爷一手在花瓶处摸索,将最后一个“安”字按下去。

只见书桌侧面弹出一层隐藏抽屉,拉开抽屉,里头藏着一沓子书,封面均未题词。

这是何家世代相传的行医记录,里头既记录着几代遇到的疑难杂症,更记录着历代皇帝用过的药方子。因此向来是被何家先辈妥善收藏的。

何老太爷小心翼翼地取出这几本藏书,苍老的大手抚摩着早已泛黄的封皮,抬眼望向何温言离去的方向,心里有了几分成算。

第二日上午,吃过了早饭,何温言就被何老太爷带去医馆。

大清早来医馆看病的患者并不多,都是些小风寒小感冒,抓了几副中药就完事了。

何老太爷让何温言先柜台帮忙抓药,顺带着考考他的基础还剩多少。

“言儿,这桂枝的药性如何”

“本草纲目中提到,桂枝味辛、甘,而性温。常用于风寒感冒,发汗解表,散寒止痛。又常佐以杏仁与半夏来应对风寒的咳嗽。但怀孕之人切忌服用,有堕胎的危险。”

何温言一面提着药戥子称了三钱桂枝,一面从容答道。

何老太爷听着何温言的回答,还算满意,面带微笑点了点头。他刚刚下的方子是来自伤寒论的桂枝汤,基于患者症状增减了剂量。

一旁坐诊的大夫听这俩爷孙一问一答,也觉得有趣,便问道:“何老,这可是您新收的小徒弟”

“这是我的大孙子。小时候跟着我学了四五年的中医,后来去了海外学了西医。”何老太爷笑道,语气中却隐藏着骄傲。

“这老祖宗留下的中医不好好学,怎么跑到洋人那儿学什么西医呀”

这位老大夫十分看不上洋人的医学,西医的产生与兴盛才不过短短几百年的历史,怎么可能比得上中医近两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呢

“李老,你这是固步自封。睁眼瞧瞧,这大庆朝都亡了,你咋还是上国的老观念呢”何老太爷一听这糟老头说他孙子的不对,性子上来,就要和他掰扯个是非曲直来。“我孙子这是师夷长技,知己知彼,方能发展华夏医术。”

“洋人的坚船利炮是比我们厉害,可论起医术,西医可不见得比中医厉害。”李老大夫学了大半辈子的中医,自然不肯认输,低洋人一等。

就在俩老头吵得热乎,医馆门口又来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