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 161 章(2 / 2)

具体父子俩说了什么,旁人不得而知。

不过,乾清宫的人基本上都听到了里头传来太子哀嚎声的时候,隐隐有“母后”这两个字。

想来太子是把生母先皇后赫舍里氏搬出来,方才打动了康熙帝,让康熙帝忽然间改了之前的决定,把他的名字从随行名单上划去,留了太子监国的。

胤禛听了后若有所思。

珞佳凝让苏培盛下去休息后,待到房里只剩下他们夫妻俩了,便问:“四爷可想要太子跟着同去有甚需要帮忙的吗”

“这事儿你不能插手。”胤禛沉吟道:“我自然是想要胤礽过去的。只是你和我都不能出面,不然,真在塞外发生了什么的话,你我都脱不了干系。”

说罢,他骤然沉默,拧眉思索起来。

珞佳凝静等着他的决定。

许久后,胤禛缓缓说道:“有些事儿不发动起来,往后再动的话恐怕就晚了。这一次我得把他套住,让他必须按我的计划行事才行。而且,一定要快。”

眼看着出行在即,如果这个时候还没让皇上改变主意带着太子的话,那他之前计划好的许多事情都不能成了。

最关键的时刻就是这一两天。

再拖就一切成了定局,无法更改。

“那四爷有需要我做的事儿吗”珞佳凝轻声问道。

胤禛斟酌许久后,觉得还是稳妥一点的好,便小声和四福晋说了一番话,还叮嘱道:“明日若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你可以跟去看,但,必须有母妃在场。你和母妃互相陪着,旁人不敢说你们掺和进去过。倒是太子失了脸面,皇阿玛不放心他在京城监国,必然带着他。若是没什么大事发生的话,那就说明皇阿玛决定把这个事情掩下去了,那么皇阿玛依然不放心他,还是会带着他。”

总之,照着他的安排,太子无论如何都会跟去塞外。就看皇上对他“照顾”与否,会不会让事情败露出来了。

据胤禛推断,皇上把此事掩住的可能性更大。

“你去宫里陪着母妃,主要是确保母妃不要随意走动。”胤禛叮嘱道:“你们俩务必一直在一起,太子就不能拖你们下水。”

珞佳凝应道:“我明白的。四爷放心就是。”

这天,四阿哥进宫给德妃和太后请了个安,而后便照常应卯办差去了。

太子本也应该照常办差才对,毕竟今天不是休沐的日子,他身为太子理当为兄弟们做表率,更加勤勉才行。

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的,吃过早膳后,他就昏昏沉沉的不太舒服,总觉得身体哪儿不太对劲。

太子妃和他早已关系冷淡,看到他这副模样后,简短说了句:“太子殿下若是不适的话,今儿不如留在东宫歇着,不要乱走动也不要费神处理政事了。若殿下同意我这说法的话,我亲去向皇阿玛给你告个假,想必皇阿玛疼爱你,一定会准许的。”

太子就顺势答应了太子妃的提议,继续在东宫的屋内歇着。

他睡了一觉后,发现太阳已经升高,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辰,终归是天亮得很了。只是他胸腹间莫名地冒出来一股股的燥气,让他心烦意乱,又不知道该如何纾解。

太子在院子里走了几遭,看着院子里的人少了许多,揪住一个小太监问:“人呢都去哪儿了”

小太监恭敬禀道:“太子爷您忘了吗,今日是太子妃照常要收拾院子的时候,还得去内务府领东西。伺候的人有的跟着太子妃去办事儿了,有的去了内务府,还有的照着惯例把秋日的花草撤去,领来新的花草。另外,今儿还得置办好夏衣夏被的料子,来来回回都是事儿。”

头昏得很,太子迷迷糊糊想着,好似是有这么回事。

而且这些事情都是前段时间已经定下来的,就在今天要办。

原本也不用那么着急,是因为他之前说好了要跟着皇阿玛去塞外,才会把领东西的时间都聚集在今天这个日子。

后来,他从随行名单上面划去后,却也忘记了把今天的事儿给改掉。

太子朝着这个小太监点点头,可是胸腹间的那股子燥气总也压不下去。

他揪着小太监的衣领看了几眼,觉得这人实在是太丑了,而且也十分眼生,便把他撂在一旁:“小冬子呢让他来见我。”

“小冬子去了内务府……”

“让他来见我!”太子忽然拔高了声音,因为不得纾解而更加烦躁,揪了揪衣领:“还不快去!”

小太监好像是被他这凶神恶煞眼冒赤光的模样给吓到了,跌跌撞撞跑出了东宫。

太子躺在屋里榻上,滚来滚去难受着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自己惦记着的人悄悄进了屋子。

他忙一把拽住小冬子,嬉笑着说:“你可算是来了。也不枉费我等了你这许久时候。”

日头正大。

康熙帝处理政事感到累了的时候,抬眼一看,太阳已经渐渐升高,屋里和外头都热得很了。

不过,他是走出了屋子,朝着御花园兴趣。

每当处理一段时间的政事后他就会到处走走,散步强身的同时,也能歇一歇胳膊和肩颈。

虽然他不服老,却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身子已经大不如前,再不爱惜着的话,这手臂疼的毛病怕是就要成了痼疾病根了。

这些日子,他经常去东宫那边的御花园活动活动。

近些天,他和太子的父子关系好了一些,偶尔在这边的御花园碰到了,两人说说笑笑的同时,仿佛又恢复了太子儿时那父慈子孝的状态。

这让康熙帝十分欣慰。

此般情形下,他觉得太子好似也没多大,毕竟还是孩子,做错点事儿可以原谅。

想必之前的时候也是托合齐那帮人带坏了太子,才使得这个孩子走上歪路的。他如此安慰自己。

康熙帝按照最近的习惯,照旧朝着那个御花园走去。

谁知到了那御花园旁边的时候,他按照习惯朝着东宫的方向望了一眼,却见一个小宫女正在院子门口东张西望。

见到皇上看过来,那小宫女慌乱急了,跌跌撞撞往东宫的院子里头跑进去。

康熙帝到底是年纪大了,看不清楚小宫女具体的模样,只能问身边人:“梁九功,你看刚才门口的那个宫女,是东宫的人吗”

梁九功躬身道:“陛下,奴才刚才没注意到那边,并没有看到什么宫女。”

康熙帝坚持着自己所见到的:“朕刚才确实看到了有人在慌慌张张往里头去。走,你陪朕过去瞧瞧。”

梁九功应声,随在皇上的身后朝着东宫行去。

院子里站了几个小太监。

他们显然没料到皇上会在这个时候过来,嬉笑着打打闹闹。

“你有本事,你也学小冬子啊。”其中一个小太监掐着嗓子说另外一个:“你嫉妒他,你跑去屋里和他一起不就好了”

掐着嗓子的小太监说道:“小秋子别说我不提醒你,你挨上太子爷比小冬子早,怎的他成了你不成还不是你太丑了你自己丑倒要来嘲讽我。没这样的道理!”

康熙帝把这些话听了一耳朵,愈发觉得不对劲起来。

梁九功轻咳一声。

那几个小太监顿时脸都白了,下意识过来给皇上和梁公公请安问好。

不远处有个嬷嬷眼睛尖反应快,跑到旁边想要推开一扇门说些什么,却在手碰到那扇门的时候,被一个人捂着嘴拖拉着离开了那屋和那门。

动手的是康熙帝身边的一个年轻太监,平时做着太监的差事,实际上会功夫,也担任着保护皇上的重责。

康熙帝虎目圆睁,立刻大跨着步子朝那个屋子走去。

还没推开屋子,那些甜腻的话语和浪声就从屋里源源不断地传了出来。

康熙帝浑身发抖,深吸口气猛地推开门。

而后,榻上那两个狂放的身影就骤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只是那两个人一开始并没有察觉到进来的人是谁,只当还是院子里伺候的人似的,继续着正在做的事情。

康熙帝又惊又怒,厉喝一声:“胤礽!”

太子完全没料到自己不过是休息一天而已,竟然会这般地暴露在了皇阿玛的眼皮子底下。

他怀里还搂着小冬子没有撒手,慢吞吞朝着门口望过去,只一眼,肝胆俱裂:“皇、皇阿玛……”

康熙帝三两步上前,扬手一巴掌朝他狠狠扇了下去。

太子屁滚尿流跌到榻下,跪着不住磕头:“皇阿玛!儿臣是被人下了药!对,下了药。儿臣一醒来就觉得不对劲……皇阿玛!皇阿玛!”

康熙帝转身出了屋子,没有回头,只快速吩咐梁九功:“赶紧处理好。别让旁人知道。另外,封锁整个院子,不准人进也不准人出去。所有伺候的人都扣押住,送到慎刑司严审!”

这件事彻底撕开了太子和康熙帝之间那伪装着的父慈子孝的状态。

对于太子的这个癖好,康熙帝以前也已经察觉到,却总是自我安慰着不肯正视。

如今到了眼前的情况下,就算他想装作没看到,那凌乱的情形和腥腻的味道,也在时时刻刻提醒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康熙帝的心一下子坠到了深渊。

可他还是有些不服气。

他觉得,他一手教出来的孩子不至于堕落到了这个地步,不至于午时伦理纲常做出此等龌龊卑劣的事情。

到了下午,梁九功方才回到了乾清宫。

“都处理好了”康熙帝哑着嗓子问他,得到了肯定答案后,这位帝王颓然往后靠在椅子上,喃喃道:“……胤礽,胤礽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想当年,那是多么好的一个孩子啊。

懂事,聪明,学什么都很快。

这样的好孩子,怎么就成了现在的模样

一想到太子慌慌张张滚下榻的模样,他就恶心得很。偏偏这个孩子是他亲手教出来的,是他亲自抚养长大的,那种亲情割舍不开,让他实在是放不下。

梁九功本来还想劝一劝皇上,但是,他一看皇上的神色,就知道皇上又想再放过太子一次了。

梁九功沉沉叹了口气。

皇上一向杀伐果决,可是每当遇到了太子相关的事情,却总也无法狠下心来。

就连这一次,皇上也依然没打算放弃太子,可见这父子俩之间的感情和牵绊,不是寻常皇子可以比拟的。

梁九功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尽数都咽了下去。

他想到了刚才皇上喃喃自语的那些话,顺着皇上的意思说:“想必太子殿下是因为之前托合齐那些人怂恿之下,才会言行举止出现偏差的。如今托合齐他们已经尽数入狱,太子殿下又肯悔改,皇上不如给太子殿下个机会,让他改过自新。”

康熙帝仰头靠在椅背上,许久后方才干哑着说:“是这个理儿。”

他想到自己即将去往塞外,离京很长一段时间。倘若再留了太子在京城的话,没人看着太子,这孩子很可能再走上歪路。

倒不如他亲自看着这个孩子,免得他再被坏人给蛊惑了。

“你去和太子妃说一声,帮太子收拾行装吧。”康熙帝道。

这一次塞外之行,他决定带着太子同去。

名单再一次太子名字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诧异且震惊。

一开始皇上要带着太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顺理成章,毕竟托合齐那些人刚刚获罪,皇上不放心太子带着他情有可原。

而后皇上决定太子留下,大家伙儿也能理解。皇上离京的时候太子监国已经成了常态,很正常。

可是现在,皇上又又又决定带着太子了……

基本上所有人都从这个不同寻常才转变中,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雍亲王府。

四福晋和四阿哥听闻此事后倒是平静的很,如常地安排着接下来的一切。

因为这次过去事关重大,胤禛把高无庸和苏培盛都带上了。珞佳凝决定带了馥容和翠莺过去,留下安福和绿梅在府里主持一切。

不过,真到了此时此刻,珞佳凝反而觉得带着年氏这个不安分的人同去塞外,倒是成了累赘。

那时候她陪了德妃许久,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之后却传出来太子随行塞外的消息,这瞬间让她明白过来,四爷的安排,奏效了。

虽然她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细节,可是那种平静下暗藏汹涌的状况,让她不得不重新思量着其他的对策。

比如,年氏的随行。

当事情安排差不多,丫鬟太监们都各自忙去了,珞佳凝便悄声问胤禛:“四爷何至于非要年氏和太子同去万一他们去了后,闹出旁的事情来反而误了四爷的事情,岂不是更加麻烦”

别人她不知道,但那年氏不是个安分的,天知道年氏能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最关键的太子现在很显然已经失了圣心。

在康熙帝怀疑太子的基础上,只要再推上一把,废太子一事就能够顺理成章,不一定非得带着年氏不可。

胤禛笑道:“看着危险的事情,出来的效果反而会更好。要知道,不冒险便不能成大事。想效果最好,必须冒险。”

珞佳凝也只是略微劝一劝他,看他自己有了决断,她便没多说什么。

胤禛却是主动继续和她解释:“他们俩人看来暗通款曲也有一段时间了。平日在京城,他们即便是互相有意,想必也不能更进一步。到了塞外,他们自然难耐,应当能搞出些事情来。”

珞佳凝看着一脸平静说出这些事儿的他,顿时有些悟了:“……四爷,太子这一次是因为什么而让皇上开始忌惮他的难不成……”

能够和之后的“年氏事件”来一个“里应外合”的,只有太子和小太监的那些破事。

胤禛他总不会……总不会……把那些破事抖出来了吧

听了自家媳妇儿的话,四阿哥哈哈大笑:“知我者,非福晋莫属。”

他轻声解释着:“在皇阿玛的心里,胤礽的地位太稳固了,不动一动皇阿玛心里的根本,皇阿玛不会真想废黜他。”

语毕,他有些不太确定地说:“而且,我总觉得皇阿玛年纪大了,有时候看着胤礽的时候,会把小时候的胤礽想成了现在的胤礽。”然后皇阿玛他自己就会为胤礽的诸多过错找来借口。

这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状态。

有可能是皇阿玛年纪大了,愈发容易回忆往昔。也有可能是在皇阿玛的心里,胤礽一直都是那个需要他照顾着的孩子。

总之,不把皇阿玛心中的那个胤礽破坏掉的话,胤礽的太子位置就不可能真正废去。

珞佳凝听后立马脸黑了下来,却不是因为生气,而是担忧:“四爷你知不知道这事儿十分惊险若是一个不小心,非但治不了太子那边,反而会让你自己陷入困境!”

胤禛既然要安排这些事儿,肯定会动用安插在宫里多年的探子。

若那些人被认出来揪出来的话,最危险的就是胤禛自己!

看到自家福晋忧心的模样,胤禛便敛去笑容,轻轻把妻子搂入怀里。

“我做事你放心。”胤禛轻声道:“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不会走这一步棋。既然走了,就绝对能够成功。”

而且不会回头。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没多久,到了出发去塞外的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