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干……”王萍刚张口就被明泉打断,“萍姐,叫我小明。”明泉笑道。
“一会儿你在村口等我一下,老支书那边事情完了,我到村口找你,把你要的数据给你,省得你年后又跑一趟。”王萍说着望了一眼屋外。
明泉知道老支书对自己的态度,也看出李强和王萍对老支书有些忌惮,便点了一下头,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明泉一边走一边思索着魏宁的话,要从根本上改变李湾村目前的状况,只能整体搬迁。明泉摇了摇头,整体搬迁的事根本不可能,俗话说,故土难离。但是如果让一些年轻人搬出去呢?明泉突发奇想。年轻人,特别是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他们的视野要开阔得多,应该能够接受。到时候,请魏宁他们过来勘测一下,再找一个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由乡里或者县里拿出部分钱来,村里和个人自筹一点重新建设新的家园,应该是可行的!明泉一厢情愿的想着。
村口有一颗大树,旁边有一座年代久远,已经残垣断壁的土地庙,不过庙里的土地神早已不知去向了,庙子顶上只有剩下不多的几根木板,上面的瓦片残破不全。
明泉摇了摇头,这估计是在那个年代被当成四旧给砸掉了吧。
“小明,看啥呢?”身后传来王萍的声音。
“萍姐,我随便看看……”明泉转身说道。
王萍将一个笔记本交给明泉,“里面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你看看。”
明泉客套了一番后,便告辞离开。
这一年的春节特别冷,年三十明泉一家团年后,又和几个大学同学去了酒吧,这已成为他们几个的传统……
初一、二的时候,明泉根据自己在三林乡工作经历,写了一篇“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如何与计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几点思考”的文章,交给了一位在市报工作的同学……
初三下午,明泉和魏宁见了一个面,聊了一下李湾村的事……
初四,明泉专门去卿于川家拜了年……
明泉是初五下午回到三林乡的。
晚上与孙烨一起吃了一个饭……
乡里过年一般要到过了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这一年的立春是正月初六,从初六开始一直到十五,乡里便开始喝春酒了。
南域有自己酿酒的传统,那些年代的酒是用红苕酿制的。这些年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后,富裕起来的人多了起来,于是便开始用稻谷酿制春酒了。
明泉在三林乡除了农技站的孙烨,也没有更多的朋友,往年基本都是呆在办公室里,今年估计也会这样。
初六上午,明泉刚到办公室就接到张家村打来的电话,说张书记邀请明泉今天中午到张家村喝春酒。
张家村邀请自己去喝春酒?明泉有些不解,按说立春当日,邀请的喝春酒的人一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己在三林乡就是一个渣渣,而且自己与张家村的干部并不熟悉,唯一一次也就是年前和王芳一起去的,当时自己见张家村支书长油盐不进,忍不住问了几个问题。没想到居然邀请自己在立春的当日去喝春酒?
去还是不去,明泉纠结了一阵,最终还是在十一点左右到了张家村。本来想跟王芳报备一下,可等到十点多也没见着王芳,明泉只好去了张家村。
村委会办的人直接把明泉领到了村支书长家里。
明泉到时,长家里只有几个人,长介绍完后,领着明泉到了另外一间屋里。
“明干事,你那天说的那些道理对我深有触动,我和村委会几个人合计了一下,也确实像你说的,随着村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可用耕地在逐年减少,这也是一直困扰我们村的实际问题,但……”长话锋一转,“你也知道,千百年来,老百姓根深蒂固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的思想太重了,农村不比城市,城里人有工作,每月有固定的收入,退休后还有退休金拿,但农村呢?”长说到这里,便打住了话头,“今天不说这个,今天是立春日,这是我们这里喝春酒的第一天,中午啊,不醉不休,哈哈。”这个长话只说到一半,剩下的让明泉自己去想了。
中午这顿酒,让明泉见识到农村喝酒的习俗,不喝趴下绝对下不了桌的。明泉的酒量六七两,一圈下来,明泉还能勉强支持,可接下来村里那些干部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人又是三杯,明泉便无法招架了,直接趴在了桌上。
明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的桌子,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四周黑灯瞎火的。
今天是明泉学会喝酒以来醉得最惨的一次,以至对第一次酒后的事完全不记得了。
明泉是在第二天早上九点多回到乡计生办的,临走的时候,和长等村委又简单聊了几句,长希望乡计生办能够根据每个村的情况,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照顾一下……
坐在办公室,想到长的那些话,明泉有些无语,看来三林乡的春酒不好喝!不说自己没权,就是有权,像这种违反政策的事也不可能做,毕竟计生政策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