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没有想到的是,井上三郎在看到琼州制造局铸造的崇武通宝后,居然又主动把铜币交易的价格提高了三成,也就是是说一贯崇武通宝可以兑换一斤五两的铜矿明朝一斤为十六两。
楚军打造的崇武通宝,为了保证信誉度,采用的是铜七铅二锡一的锻造配方,一枚一文的铜钱净重七分二厘,也就说铜含量大致上在五钱左右。
一贯铜钱是一千枚,也就是说倭国左渡藩愿意拿一斤五两的铜银矿交换半斤铜,这个交换方案相比于此前议定的价格更为优厚。
虽然不知道这倭寇打的是什么鬼主意,但在琼州市舶司当了近五年的差,郭绍也猜到,井上三郎既然主动加价,那这个铜钱交易,萨摩藩获得的利益恐怕只会更多。
郭绍没猜错,崇武通宝的品相比天启通宝和崇祯通宝确实强太多了,在看到楚军的制钱后,井上三郎之所以果断地提出了加价,其原因就是他不想得罪大明,他怕大明一旦知道萨摩藩在铜钱生意上赚的远比大明多,会撇下萨摩藩,去和长洲藩、左渡藩交易,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要的可不是一锤子买卖,他需要的是细水长流。
有便宜不占是傻瓜,倭国人主动提出加价,郭绍欣然同意,紧接着又在火炮的价格上,向萨摩藩提出报价。
千斤重大将军炮一千两,六百斤炮三百两、八百斤炮六百两、三十六斤虎蹲炮一百两、两千斤重的红夷大炮两千五百两。
郭绍的报价已经远远超过了火炮的造价,崇祯年间,朝廷曾向澳门的葡萄牙人订购了一批火炮,当时红夷大炮的价格为一千两,但经过徐光启核算成本,一门红夷大炮的造价和成本也就二百两白银。
但井上三郎几乎没有考虑,就把这个价格答应了下来,他认为依靠铜币交易的利润,就足以抵消军火贸易上的亏空,而且萨摩藩也急需这批火炮统一九州,甚至攻入倭国本岛,和德川幕府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
看过郭绍和井上三郎敲定的贸易方案后,马仲英扼腕长叹,果然任何时代这钱币生意和军火贸易都是最赚钱的买卖,若是按这个方案执行的话,只要倭国战乱不休,那大明就能源源不断地把倭国的钱粮攫取回国内。
“咱们不能光和萨摩藩一家做生意,和他们交易完毕后,你派人和九州岛上其他大名还有长洲藩联络,就说我大明也很乐意和他们进行贸易,甚至军事上的合作。”
倭国这个国家在后世带给华夏的苦难和建奴相比,几乎是不相上下,他们同样想把整个华夏变成他们的亡国奴,对于这个极度自卑和自大、狂妄的民族,马仲很想借他们侵略琉球的名义发兵剿除,但在这建奴未灭,国家元气还未恢复之时,贸然跨海东征,殊为不智,故尔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改为扶植代理人,让倭国人自己狗咬狗,如此楚军才能在倭国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