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八旗变绿营(1 / 2)

武昌城下的清简亲王喇布在绝望之下,选择了割辫投明,九江城内的大明楚王马仲英却在忙着收拢清军俘虏。

这次楚军西征,不光拿下了太平、安庆和九江等江防要津,还歼灭了岳乐所部的三万大军和康熙御营的十万水陆大军,甚至俘虏了高士奇、熊赐履等清廷重臣。

据不完全统计,此战抓获的清军俘虏就超过六万,而且庐山上陆续还有实在捱不下去的满洲八旗兵下山请降。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俘虏,这令得楚军的粮食供给出现了严重短缺的现象,这也是马仲英没有尽力追击德安清军的缘故之一。

在庐山抓俘虏,抓的不厌其烦的李汉明在得知前线的军粮只能支撑大半个月的消息后,即向马仲英进言道:“楚王,绿营兵可以补充战损,八旗兵不若尽杀之,反正留下了也是浪费粮食。”

“咱们现在是官军,是大明官军,如何能杀降?再说了,当年清军能将明军改变为绿营,攻打我大明的城池,孤亦用这些满蒙大兵为前驱,收复河山。”

马仲英断然否决了李汉明杀降的建议,以前尽管他举的是大明的的旗号,但在世人眼里,依旧是叛军,乱匪,但现在南都恢复,大明重立,清军主力大败,在力量对比上,马仲英所拥立的明朝,在百姓士绅的心目中,起码可以算得上能和清廷分庭抗礼的正式政权,甚至还占据着战略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杀降只会增加世人对大明的畏惧感,这就是所谓的格局,格局大了,眼光自然要放长远,崇武朝廷若是连八旗俘虏都能放过,今后楚军北伐,受到了阻力也会小很多。

当年清军入关,靠着由大明兵改编的绿营,一路攻城略地,杀入云南,楚军凭什么不能用八旗兵摧毁建州的龙兴之地。

马仲英已经想好了,从此,楚军建制的二十个旅陆师在一般情况下只充做督战队用,收复中原的战事,则由这次俘虏的四万余绿营和一万余八旗兵为先锋,倘若遇到战事实在不顺,才由楚军充当进攻的主力。

“让他们入军?殿下,还有一个月才到夏收,没有粮食吃,这帮降兵只怕会闹事。”

李汉明并不反对马仲英收拢绿营降兵入军,事实上,楚军几乎都是由绿营兵组成,只是因为胜仗打多了,再加上楚军优厚的待遇,让这帮绿营兵有了归属感,但粮食问题却是迫在眉睫的事,若是没有粮食,又岂能养活一下子多出来的这五六万兵马?

“清军入关那会,绿营兵也没有粮食,他们不一样替伪清一路打下江南?咱们没粮,难道不能到清军那边抢吗?武昌有粮,让他们替咱们拿下武昌,这样一来,我楚军才算有了半壁江山。”

祖泽清也支持将这次的俘虏补充入军,现在长江以南几乎已经全部光复,楚军的地盘也扩大了好几倍,战线同样也拉长了好几倍,在北方有伪清朝廷,川陕有平凉军控制的局面下,扩军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清军降兵好歹也算是经过训练的部队,只要能收服其心,立马就能投入战场,这总比招募没有经过训练的青壮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