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强化办法;春季光辉行动(1 / 2)

没人会嫌一样兵器的威力太大,除非真的高到无法掌握。</p>

两万吨当量的早期原子弹采用杀伤范围最大化的空爆方式,对暴露人员的杀伤半径仍不及两公里,对躲避于野战工事中的人员的杀伤半径才四百多米。</p>

即使在大战时期,这样的威力也至多杀伤半个防御状态的步兵团,更不要说以后了,所以将之视作唬人的纸老虎也没有错。</p>

这就是为什么说原子弹只有当它在发射架上的时候才是最有用的,真正挨了它的炸之后倒也就那样。</p>

为了让它不那么鸡肋,周长风很早就和几位物理学家讨论过各种办法。</p>

例如把中子反射层加厚,又或是让炸药透镜的爆轰波汇集的更精准。但是这样的优化改进非常耗时费力,稍作调整就要重新进行大量复杂计算,眼下显然没工夫。</p>

穿越前,不同于常规的军校生,周长风的出身是兵工院校的最后一届国防生,故而有机会了解许多方面的原理梗概。</p>

在正式的聚变弹研发出来前,人们就已经尝试利用聚变原理了,从而提高裂变弹威力。</p>

一是向裂变弹内部注入少量气态的氘和氚混合气体,二是在裂变弹外部包裹固态的氘化锂。</p>

当裂变反应发生时,这些氘和氚会发生聚变,但是释放的能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它们主要作用是释放大量的中子,利用这些中子让更多原料(钚)发生裂变反应,从而大大提高整体威力。</p>

故而这叫作聚变增强型裂变弹,本质上还是裂变弹,即便过程中发生了聚变反应。</p>

【配图】</p>

金乌计划略过了昂贵、潜力有限、原理简单的枪式,直接攻关了复杂的内爆式,利用率还算不错,达到20%之多,仅以6.6㎏钚就达到了1.9万吨当量。</p>

“氘化锂肯定最合适,但是来不及量产了,就用(氘氚)混合气吧,再在最外边的外壳内壁加一层铀二三八,这样还能发生增殖反应。听好,细节统统略掉不管,月底之前必须准备好。”</p>

周长风如是敲定了紧急强化方案。</p>

沮丧的赵湛生沉声道:“我们已经掌握了妖魔之力,还要接着让它更可怕吗?”</p>

“虽然很残酷,但确实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我国不这么做,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竞赛会一直持续下去。”</p>

“人啊,千百年来总是竭尽所能的钻研杀人的办法。”</p>

周长风沉默了几秒,苦笑着宽慰道:“乐观点想,竞争有利于更快的发展进步,军事科技最后也会下放到民用造福百姓,所以……不全是坏事。”</p>

“但是通过比拼自相残杀的办法来促使文明进步,这是多滑稽的事啊。”赵湛生又重重的叹息一声。</p>

周长风欲言又止,话题陡然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p>

现在第三颗原子弹已经准备开始装配工序,但随着他的指示下达,工序暂停,研发团队开始讨论并设计新增的氘氚混合气夹层的构造。</p>

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及仔细设计了,只能先凑合着修改一下。</p>

反正肯定有利无弊,再怎么低效和粗糙也总归能提高不少威力。</p>

3月4日,第二颗原子弹秘密运抵雷州海军基地,不久前才修复一新的龙朔号担负运送它的任务。</p>

3月5日,原本隶属于第二重轰炸队的6架元年式(Z)重型轰炸机被抽调出来组建了一支掩人耳目的直属单位——第三五〇气象监测分队。</p>

3月7日,转场抵达兰州之后,该单位开始使用5000㎏教练弹进行雷管安插、保险解锁、高空投放、急转规避等一系列训练。</p>

“……佛郎机方向,格拉纳达之战大体结束,德军前锋推进至塞维利亚,沿海岸线挺进之集团已兵临直布罗陀。”</p>

清早的阳光透过玻璃斜射入室内,在地板上显现出窗棂的图案,大都督府参谋处议事厅正在进行日常的晨间会议。</p>

周长风“嗯”了一声,问道:“美四师和美十师怎么样了?成建制突围出去了吗?”</p>

“没有。”叙述战事经过的少校摇了摇头,“第十一装甲师在航空兵掩护下突围了,但第四和第十师都没逃出去,基本覆灭。”</p>

【配图】</p>

前段时间当明军在瓦胡岛和美军交战时,伊比利亚半岛也没消停,德社人民军总参谋部决心夺取直布罗陀,故而发动了跌宕起伏的格拉纳达战役。</p>

盟军长期依赖西班牙山峦遍布的地形进行防守,在西班牙南部他们以莫雷纳山脉和穆拉森山建立防线,与德军相持了很久。</p>

这次,南方集团军在一百多公里长的战线上集中了4个步兵军、1个山地步兵军、1个装甲军、8个高射炮旅在内的47万部队,实施了积蓄已久的强大攻势,行动代号:春季光辉。</p>

他们对面是美军第1集团军和西班牙第7军,总计38万人。</p>

盟军无力阻挡这样的攻势,节节败退,部队往往刚撤退到预定位置还没来得及建立防线,追击的德军装甲部队又来了。</p>

奥马尔-布雷德利为此应付的焦头烂额,盟军最高统帅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不得不亲自飞赴塞维利亚,坐镇指挥。</p>

他严令盟军地面部队在撤退前哪怕不管其它也必须优先焚毁汽油,并且加快每日撤退距离,航空兵全力打击德军后勤运输线,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重整和建立防线。</p>

通过这样的方式节节抵抗,盟军大大消耗了三路向西挺进的德军的势头,德军进攻部队大多只剩半数装甲车辆,燃料匮乏现象也很普遍。</p>

随即,装甲预备队从莫雷纳山脉中部南麓的科尔多瓦出发,向南大举深入,包围了北路德军。</p>

北路德军意识到危机浮现以后立刻突围,中路德军和战役预备队也急忙分兵前往解围。</p>

被动挨打了多日的盟军也不甘示弱,紧接着发起全线反击,一时间战局反转。双方互不相让,战事分外激烈,杀得昏天黑地。</p>

在小镇埃西哈,美军第3、第12装甲师与试图突围的德军第8装甲军展开了持续一昼夜的鏖战,谁也没能奈何谁。</p>

双方飞机也频频助战,战斗结束后原野间尽是不同型号的坦克残骸,黑烟之浓厚仿佛整片土地都在燃烧。</p>

突围之路异常艰难,沿途最多见的就是耗尽汽油被遗弃的坦克和车辆,数以百计的重型火炮因为没有牵引车辆拖曳也被遗弃,大批装甲兵和炮兵拿起武器跟随步兵部队一起突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