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就是完美,这个比例就是餐饮业最完美的成本售价比!
当然,如果是大批制作的话,这个成本肯定还会再低,毕竟今天的采购是直接在副食商店里买的零售价,只要再深挖一下进货渠道,成本肯定还能拉下来一些。
看了看时间,现在刚刚下午两点,姚远试探着问道:“那今天晚上咱们就把剩下的卤煮拿到夜市上去卖卖试试?”
……
想在夜市上摆摊,还是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的,最起码碗筷之类的要齐,桌椅板凳也得有,还有加热的炉子也得准备上。
但是这一切都难不倒挺能糊弄的大厨姚远。
谢振华家里住的是平房,蜂窝煤炉子是现成的,每年冬天都用得到,就连蜂窝煤也还剩下了不少,拉过来生上火就能用。
谢家老妈的副食店里三轮平板车也是现成的,反正下了班也没人用,临时征用一下没毛病。
只要有一辆这样的板车,那么连出摊的运输工具外带客人吃饭的桌子就都齐了。
剩下的什么碗筷之类的,几家凑一下,找出来十几个同样大小的粗瓷大碗很简单。
家里的折叠桌也能派上用场了,用来摆放砧板当做操作台挺合适。
至于说椅子、凳子?那个玩意本来就可有可无,除去家里现成的几个三角凳,然后再带上两个马扎就完够用。
万一凳子不够怎么办?
谁说站着不能吃饭了?!夜市上就这个条件,逛夜市吃东西的食客早就习惯了各种凑合。
三个人说干就干,不大会儿功夫,居然就把摆摊需要的东西凑了个七七八八。
看着三位大哥哥忙的热火朝天,姚小花儿同学也莫名的激动起来,甩着马尾辫跑前跑后的跟着张罗。
感觉就像是儿戏一样,姚远一个主意,想要摆摊买卤煮,当天傍晚,一个摊子所用到的所有东西都被装到了一辆三轮板车上,虽然东西都有些简陋有些糊弄,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些东西摆出去就是一个真正的小吃摊。
谢振华说了:“只要是东西好吃,别的就都不叫事!”
……
天色已经傍晚,太阳西沉,大院里的人们都已经陆续进了家门,有动作快的人家里已经有饭菜的香味开始飘出。
不知道是谁家的戏匣子里传来了一阵京剧的急急风,咚咚锵锵的锣鼓点一阵紧似一阵。
就在这紧密的锣鼓点中,谢振华蹬着三轮车,一马当先,姚远和王红雨分别骑着自行车分左右看护,而姚小花儿同学则张狂地站在三轮车上,手扶谢振华双肩,嘴里吆喝一声:“同志们,向着千家口前进!”
……
出平城西城门二里半,有个地方叫做千家口,这里是从城里往西向西山的必经之地,属于交通要道。
千家口虽然是在旧城门的外面,但是这里集中了国家建委、纺织部、七级部、二级部、外文局等等国家单位,同时周边还有外交学院、工商大学、总干校、师范大学等等一众大专院校,所以,千家口这个地方别看小,但是却出奇的热闹。
尤其是到了晚上,南北长两公里的街上,随着太阳西沉、管理人员一下班,各式各样的摊贩便陆续开始集中,用不了多久就会形成一个南北个长足有四里地的大型夜市。
这个自发的夜市能出现在这里,除了此地居民众多、客流密集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千家口这条南北的马路,正好是平城的西城区与西海区的交界,路东是西城、路西是西海。
各个区都有自己的市容管理人员,都会不定期的清理各自辖区内的流动摊贩,而在这条千家口街上,一旦西城区管理人员有什么行动,那些摊贩们只要挪动脚步,走到街的对面,就算是进入了安地带,管理人员不能跨区执法,就只能止步兴叹。
反过来西海区这边有个什么风吹草动,马路西边的摊贩便一下子就会涌到路东。
久而久之,这个两区交界的地界,两个区的管理人员也就懒得较劲了,千家口这条马路隐隐的已经成了一个两不管的地界。
所以,这里的夜市就出奇的繁荣。
就在这个九三年八月一号的傍晚,小小的摆摊四仁帮,就在姚远的鼓动下,蹬着三轮、骑着自行车,杀向了千家口夜市。
而王红雨好像完忘记了自己中午的那些顾虑,骑着自行车一马当先,亮开了嗓门开道:“留神啊!各位请让道,小心别蹭一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