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王猛点了点头,若有所悟地道,“魏王年纪轻轻,便霸绝天下,短短数年之间,击燕、伐晋、破代、征凉,扫灭石宣、石世之乱,无往而不利,战功赫赫,想必师兄你在其中出了不少谋略吧?”
“景略,汝此言差矣。”
秦牧笑着道:“吾多谋略,然则我家大王更多奇策也。即便没有我秦牧,魏王想要立下这诸多的功勋,亦是不难。”
“愿闻其详。”
“吾是在魏王伐代之时遇得明公的。我依稀还记得,魏王那时对我说的话:当今天下大乱,四海鼎沸,你又能去哪里呢?我看你武艺非凡,非等闲之辈。不如跟随我吧!就这样,我投效军旅,成为了魏王的幕僚。”
“魏王当真有如此魅力?值得师兄追随吗?”
“哈哈。景略,还记得在出师之前,为兄对你说过的话吗?秦牧这一生,非明主不侍奉!当今天下,堪称明主者又有几人?苍茫大地,谁主浮沉?魏王懂我,用我,信我,待我若手足,若我秦牧为商君,魏王便是秦孝公;若我秦牧为张子房,魏王便是汉高祖;若我秦牧为郭嘉,魏王便是曹孟德;若我秦牧为诸葛孔明,魏王便是刘玄德!”
秦牧掷地有声地道:“景略,魏王身上有着许多吸引人的地方。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普天之下,若是连魏王都不能复我汉家社稷,一统天下,百年之内,便无一人可以!”
闻言,王猛不禁愣了一下,随后摇摇头道:“师兄,没想到你对魏王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吾虽游学,但自问对于天下大势还是略知一二的。魏王,固然为雄主,但是其心志如何,其治国之能力如何,还有待考究。这且不说,北方除了西凉一隅,余者皆为胡人国家,汉家当兴,五胡焉能不群起而攻之?”
“固所愿耳。”
秦牧云淡风轻地道:“景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三五年之内,北方必有大变,而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猛心下了然。
看来三五年之内,羯赵国就会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就是以石闵为首的汉人势力强势崛起,建立起又一个称霸北方,傲视天下的汉人国度。
“师弟,我诚心邀请你,投效于魏王的麾下吧。魏王乃明主,如今的形势,我不相信你看不出来,普天之下,举目四顾,除了魏王,谁人可主华夏神器?”
秦牧肃容道:“你的能力我很清楚。不论是治国安邦,还是统兵作战,或者是运筹帷幄,你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你的思维异于常人,重于刑名,通法释义,正是魏王所渴求的天下大才,正是时代所渴求的救世主!景略,你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王猛不禁有些意动,但是心中还有一些顾虑。
“师弟啊,你还在犹豫什么?”
过了良久,王猛这才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师兄,多谢你的美意。奈何小弟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师兄啊,你自幼入师门,学习纵横之道,但我只是半路出家,虽常年来手不释卷,孜孜不倦,但仍觉得自身有不足之处。现在入仕,恐才能不足以肩负重任,而且小弟自有鸿鹄之志,现在魏王只怕还给不了我施展的余地!”
秦牧蹙眉道:“你还想隐居?”
“是的。我准备继续隐居于西岳华山,有朝一日,魏王能给小弟一个用武之地,小弟便会出山。至于现在,时机尚未成熟。”
听到这话,秦牧没说什么。
华山,是秦牧与王猛的师门所在之地,许多高人名士隐居的地方。
回去之后,秦牧便跟石闵说了此事,没能挽留住王猛这位大才,秦牧深表遗憾。
没成想秦牧与王猛竟然师出同门,石闵不由得有些感慨。招揽王猛的机会就在眼前,但是石闵却不急于一时。
石闵很清楚,现在的他还不能给王猛施展本领的地方,王猛为政着重以法治国,赏善罚恶,是一位商鞅一般的法家人物,非丞相之位,不足以有其用武之地。
原本石闵还寻思着,得不到王猛便毁掉他的。现在看来,大可不必!
历史上的王猛,可是直到苻坚拜访,这才出山的,此前一直窝在华山钻研学问,打磨自身。
石闵礼贤下士,虽求王猛而不得,但三顾茅庐,只怕王猛都不肯出山(王猛自己说现在他的才能还不足以治国安邦,富国强兵,而且石闵给不了他王猛施展的余地)。
于是,石闵又差人,等王猛抵达西岳华山之后,送去美酒十坛,各类书籍,包括四书五经,先秦诸子百家之经典、孤本在内的书籍,装了整整五车,统统送给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