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卷1:朱先进想回家看看(1 / 2)

泥石流1 真胡严 2427 字 2023-02-02

11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据从公安部获悉,国给最后一批共计七八万名“地、富、反、坏分子”摘帽子的工作已经顺利结束。至此,中国自建国以来对2000多万名“四类分子”进行教育改造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父亲摘帽了,朱先进舒了口气。自己的腰杆好像一夜间硬了些。他第一次想到要回家看父母了。

但转念一想,朱先进心里十二分的矛盾,为什么自己总是站在十字路口,过去对的,现在却说错了,纠正了,这不捉弄人么?对摘帽二字,他真是又喜又惊又怕。

自己与父母决裂,这样一弄,反而自己象是投机革命似的,象是机会主义者似的,象是违道背德之人,他真不敢往下想。那时的革命行动,显然今天却令人感觉可笑。摘帽容易,平反容易,为此又有几多人要背负着骂名。

他心里盘算着回家过年的事。但他心里却起了微妙的变化,现在组织都认错了,这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回家去这脸往哪里搁呢?

那时,自己虽然好过些,那家里的父母的温饱也不成问题,想回去看看又不敢,怕给人揪着。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家,自己却倒徘徊了。

那时,想托人带点钱回家吧,又没有可靠的人能相托。哪怕带个口信,报个平安也不敢。

今天阶级不复存在,自己的心里却没有准备好。

虽然母亲不会计较自己的背叛,这一点他是百分之百的相信父母的,不然父母能走出来吗?

朱先进的徘徊,担忧都是有道理的。革命革到自己头上,都是一种考验。

真的事到临头,朱先进却真的没有说不出的那种惊喜

立春了,春天的影子还没见,只是心里感觉暖和了些。其实天还是那么冻,没有一丝改变。人们只是根据感觉,试着脱掉些衣服。

到了这时节,心里作用特别重要,仿佛春天就是明天,人也精神了许多。细心的人就会发现,爱美的人,有的脱下了丝袜下的衬裤,其实很多人都喜欢在丝袜下穿棉毛衬裤,她们自己心里也明白,这衬裤就像多余的脂肪,让人看得有点失望。

朱先进回家前,开了个党委班子会,主要是要求各单位做好生产安排,不要因为雨水多面是影响了生产。

临行,他还单独找到李长生,交待了应急方案。

朱先进的老家,只是鄱阳湖边一个几十人的小山村。

村里历史出过榜眼、浪花,生意人较多,文化氛围较好,你看麻石小径连巷通户,房子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典型的徽式框架结构,天花、井藻多姿多采,飞檐斗拱,形神各异,鎏金依稀,门窗花版多以透雕为主,内容多为四时耕种的农家生活、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的神话故事及花草虫鱼等,蕴藏着希望和追求,让人一睹仿佛看到了吉祥之光。透雕刀功细腻而大胆,灵活而富匠心,石碑石磉,质朴自然,蕴含着南方人的灵秀和灵气。

朱家的院子还是三进三出的院落,背山面水,一条宽不足三四十米的无名小河从村东流向村西,河上东南西各有一座石桥,正南的三孔麻石桥,菱形桥墩,桥面也就五米来宽三十米来长,桥下可以过船,桥头有些红色的石磉,雕龙画凤的,像南方人一样清秀,据说是方便人们歇脚和拴船拴牛,这桥人们都叫它“刘家桥”。东西五百米各有一座“凳脚桥”,因桥墩是用两块麻石斜立成八字形,象农家板凳脚而命名。桥面约两米宽二十米长。东边的叫“东凳脚桥”,西边的叫“西凳脚桥”。故乡因有了这三座桥,人们都叫“桥头朱家”。

龙脊上的大枫树却远近闻名,在几里开外就能看见,那树根都比人要粗,小孩喜欢当马骑。与枫树守望的是成片的松树,多是近百年的树龄,栗树、樟树、苦楝树漫山遍野,随时可见乌鸦、松鼠、雄鹰、猫头鹰、黄鼠狼出没。

村前一大一小的池塘,有小溪相连,月芽形的叫月牙塘,莲荷满塘,捣衣声声,荷影颤颤。铜镜似的小些,叫圆月塘,养了水母莲,村里有喂猪用,每天都有人来捞,不会成灾。溪边有三棵谷箩粗的枫树,秋天能同时看到红黄绿三种枫叶,树下有间石碾屋,是村里人用来碾粮食或饲米的地方,也是童年的乐园,坐在碾架吆喝牛儿的刺激,可不比现在坐过山车逊色。

在老庚雷公的陪同下朱先进带着儿孙去村里转了一圈,“东凳脚桥”和“刘家桥”之间的河面上的柳树墩还在,墩不大,圆圆的,只有三十个来个平方,墩上有一棵老柳树半躺半睡半醒在墩中央,墩的四周是荷叶飘逸,水鸟悠然,神秘而富诗意。坐在柳树墩上看过往的船儿,还真把我的心带到天涯,让我生些莫名其妙的猜想。

许是暖冬的原因,桥头的河滩上绿成了一片,零碎的野花,嫩绿的柳枝,蜜蜂哼着小曲,蝴蝶来了,晴蜓也出场了。河里的水芹、藜蒿也露头了,那可是朱先进记忆里的乐园。

他们光着脚丫在茸茸的小草上放着风筝,唱着“拍拍掌,百花开。风吹燕子过河来,蛤蟆墩上坐,蜜蜂采花来。人在湖边舞,花在月里开。”嬉戏在小花和芦草摇曳的河边。日头要下山,我们唱着“你来唱,我来跳,船来船往不愿瞧,唱支歌儿鱼儿听,跳个舞儿鸟儿瞧,鱼儿听了一起舞,鸟儿听了一起跳,天快黑了还不走,回家屁股受不了”从桥头飞回了各自的家。

油菜花黄遍桥头两岸的时节,在桥头扳鱼是村里的风景,人们用竹竿绷起的网做成鱼罾,罾的大小不一,大的罾边长在丈把,小的几尺的也有,这网多是用麻线编织而成,网边上的洞大,中间的洞小,方形或棱形网眼,小鱼都会放掉。莲藕浮出了新叶,小河也丰满了许多,在河里放黄丫头更是趣事。黄丫头也就是黄骨鱼。深夜人静,人们便带上自制的工具,其实就是在一根小竹子的杪上系一根线,线的另一端系上鱼钩而已,鱼钩是套上蚯蚓,最好是一条完整的活的蚯蚓最好,便于黄丫头发现目标。沿着河岸把一支支装上蚯蚓的小竹竿插到桥头的水边,天未亮就得来收,否则怕过路人给收走了。

菱角飘香,坐上木盆采菱角的姑娘们穿得五彩缤纷,像燕像蝶又像蜓。菱角有两只角的四只角的,自己吃不了,多是送给亲属或邻里,很少有人去卖,一两毛钱一升,价溅得很,卖菱的本身却耐人寻味,用升卖有两个好处,用升不用手去抓菱角,不易伤手。用升量这种有角的东西,比用秤去称卖得更划算。

端午节那天,吃好中午饭,父亲把早晨挂在门上的菖蒲和艾草取下,扎成一只小船,插上点燃的香,许个愿让我兄妹一起在“东凳脚桥”桥头放进河里,再到“西凳脚桥”去等自己放下的菖艾船,如果天黑前等到了,那就一定会事事顺心。如果没有等到,那凡事都得小心,可能生活会有些波折或坎坷。

下午看龙船,几乎是倾巢而出,农村本没有什么好玩的,只有传统节日,才有点民间行为让人群情激昂一下。龙船是要看,不要说有好多卖东西的,也是相亲的好去处,对于朱先进来说,那时也不懂什么,和多数人的一样,只是看看热闹,如今想来,只有那耳熟能详的《龙船调》还让他能重回那重热闹的氛围。

河岸两边人山人海的,《龙船调》此起彼伏:

一战霸王初开鼓,

二战周仓闹喧天,

三战虎牢擒吕布,

四战南朝好兴兵,

五战五关斩六将,

六战六郎守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