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欧跨境电商项目正式启动当日。
作为一个每天需要辛勤工作6个小时的办公室文员,芭芭拉每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下班后抱着一堆零食坐在电脑面前刷猩猩网上的各种视频——对比于那些充满着古老套路的电视节目,还是互联网上的各种视频远要新奇和有意思的多。
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联网这一块,此时的欧美之间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壁垒可言,因此猩猩网虽然是漂亮国的流媒体平台,但在高卢却同样大行其道——而由于欧洲的民众,尤其是欧元区的民众,富余时间远比漂亮国多得多,因此短短一年的时间不到,竟然成了猩猩网视频发布最活跃的区域。
熟练地输入网址,今日的猩猩网首页竟然又很有些不同了,对于这个,芭芭拉倒没什么可奇怪的,毕竟猩猩网向来以喜欢折腾出名,七天一小改,每月一大改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别说改个版面了,就算是改互动规则或是升级了什么视频呈现技术,也是常有的事情——事实上,这也是欧美地区民众喜欢上猩猩网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古语有云“无事必生非”嘛,或许是生活太闲太枯燥的原因,欧美地区的民众出了名的喜新厌旧。
只不过今天的猩猩网首页改动的幅度委实有些大,除了整个界面都布满了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东方云纹元素外,不但划出了一个大大的首推板块,就连分类栏似乎也增加了两个豆腐块。
《把自己活成艺术品——超越你认知的华夏生活哲学》?
看着首推板块上,那行很有些标题党性质的文字,芭芭拉瞅了瞅,这是一名叫做刘易斯的视频博主今天早上刚刚上传的作品。
那货不是以犀利的吐槽著称,并拥有着超过200万粉丝的毒舌up主么?怎么竟然会发布这种与往日风格截然不同的视频?
莫非是吃错药了?
还是说……这个视频依旧是个吐槽视频,那个很有迷惑性的标题,只不过是为了给观众们营造一个强烈的反差感而已?
想到这,芭芭拉顿时兴奋了起来——互联网是个能尽情展露和放大人性阴暗面的地方,大部分欧美年轻人在互联网上的尿性,跟后世的国内没有任何区别,事实上,这也是刘易斯这种吐槽up主能够轻易吸粉过200万的重要原因。
但是让芭芭拉有些失望的是,点开视频后,里面的刘易斯却并没有如同她想象中的那样开启毒舌模式,而是很认真地向观众说明,自己的确被一则来自华夏的视频惊艳到了,因此本着好东西要分享给大家的原则,把这个视频搬运了过来——但是他也表示,看过这个美到令他神魂颠倒的视频后,他有着欧洲各国商家有着无穷的吐槽**,但为了方便对比和佐证,他建议观众先花费5分钟,把这则来自遥远东方的唯美视频耐心看完再听他吐槽欧洲各国的商家。
看着视频里刘易斯远比往日更加激动的表情,芭芭拉的好奇心顿时爆棚。
众所周知,刘易斯走的是脱口秀的风格,向来喜欢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态度把最恶毒的语言说出来——因此这种激动到近乎失态的表现,足以把所有人的胃口全部吊起来。
虽然好奇这位毒舌up主会在后面开什么地图炮,但出于对创作者最起码的尊重,芭芭拉还是决心按照刘易斯说的,按照步骤先把那个神秘的东方视频看完。
《盛唐的味道?》
看着刘易斯开始引用那个被他跨上了天的东方视频,在标题出现的一瞬间,芭芭拉按下了暂停键——周所周知,世界上绝大部分女性的历史都不怎么好,不然后世的江南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和风美女,金陵从2014年就开始的夏日祭也不会每年都有乌压压的一片女性参与者了。
同样的,芭芭拉也并不清楚“盛唐”究竟是华夏的哪个朝代,她之所以暂停画面,完全是因为目光被画面中那个充满着清冷感的华夏美女吸引住了目光。
是的,清冷感!
画面中的那位华夏美女虽然脸上带着微笑,但那隐隐有些游离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眼神,和那与其说是漫不经心,不如说是彻底放松于自然的姿态,都给人一种似真似幻的清冷感。
这种清冷感配上那副与脑海印象中截然不同的东方精致脸蛋,竟然让人下意识在心里产生了一种类似于降维打击的冒犯感——必须承认,在感受到对方精气神的一瞬间,芭芭拉隐隐感受到了一丝自卑。
但那种不太舒服的感觉并不是芭芭拉暂停画面的唯一原因。
作为在巴黎这个时尚之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女人,芭芭拉毫不谦虚的说,她在服装审美这方面,甚至要比大部分国外的设计师要强。
因此,她在看到视频女主身上穿的那套见简装汉服的那一瞬间,立时汗毛就竖了起来。
对方身上这一件明显被改良重新设计过的传统服饰,虽然不知道素材源自哪里,但不管是上面若隐若现的素色花纹还是其剪裁样式,都展现出一种截然不同于西方主流审美的艺术感,尤其是那一袭马面裙,更是将女性的端庄柔美和力量感奇异地完美融合在了一起,配合女主那清冷的气质和略显消瘦的身材,一股浓烈的出尘感扑面而来——对比之下,欧美这边近些年越来越卖肉的设计,从美学的哲学层面上来讲,简直被秒成了渣渣。
除此之外,女主服装的配色也完全超乎了她的认知,不管是用在马面裙上的“元青色”、还是用在系腰上的“若竹色”,又或者用在裙面星图花纹上的“荷花白”,这些搭配起来极为高级的植物矿染色,她都从来没见到过(其实是那个星图是娵訾juzi,华夏古代2月的星座,符号有点像【胤】字)。
如痴如醉地欣赏了一番女主身上那套简装汉服后,芭芭拉这才恋恋不舍地点了“继续播放”,开始观看起正片来。
………………
“陈恭尹诗云:【满碗盛来无见底,一觞浮出月如弦】——为了能与一千三百年前的杨贵妃同醉一觞荔枝酒,我来到了粤省贡园。”
镜头中的林可染右手撑着油纸伞,左手挎着一个藤篮,挂着一抹略带着游离感的微笑,悠然迈步在荔枝园中。
………………
“以前高力士进贡的荔枝就出自这里;这棵唐代的黑叶荔枝树,已经历经了1300年的风雨,虽然树干已空、树根也在山火雷击中碳化,但是……它依然还活着,依然顽强地活着。”
林可染轻柔地抚摸着那颗历经无数苦难的粗大古木,眼中满是回忆与一种莫名的感慨,脸上多了一丝坚毅与人气。
………………
“当初进贡给杨贵妃的品种叫【白糖罂】,可惜这些千年古树的果子是不摘的——不过还好,岭南之地多俏果,不管是粤省还是广西,所产的荔枝,风味都是极佳的。”
镜头扫过几颗参天大树上面累累的红果,然后画面一转,林可染出现在了另一片荔枝果园里。
………………
“【时平更喜倚树眠,闲摘翠枝挂朱果】——相较于软红十丈,古人更喜欢在自然中回归自我,体味着逍遥二字的真谛。”
面对着满树红果,林可染似乎逐渐卸下了面具,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然后一个矫健的助跑,三两步爬上了荔枝树,宛如孩子似的扯下一串荔枝,在手中欣赏了一下,然后当场剥开吃了起来——与之前的清冷相比,此时的林可染无邪地似个孩子。
………………
“荔枝虽然滋味鲜美,但鲜果不宜多食,将其制作成酒,赋予时间的沉淀,反而另有一番沉淀岁月的新旧风情。”
林可染带着一篮子荔枝,走进明亮而充满华夏风格的竹屋中,脸上虽然重新恢复了那种出尘的游离感,但味道却比一开始的要淡了许多。
………………
“荔枝去皮,取核,仅留果肉备用——荔枝皮另有妙用,记得不要轻易丢弃。”
慵懒而熟练地将一颗颗的荔枝剥开,然后用精致的雕花檀木筷子一捅,完整的果核便被取了出来。
“虽然唐朝的时候,西域的葡萄酒天然发酵法就已经传入华夏,但直到北宋,才有苏轼给荔枝酒取名——紫罗衣酒。”
“杨贵妃喝的是不是紫罗衣酒,已不可考证;但华夏重意不重形,既然想与古人共谋一醉,只要诚意到了即可,过于浮于表面,反而落了下乘。”
纤纤玉手把宛如果冻般的晶莹果肉轻轻平铺在一个描红薄瓷大碗中,俏皮地将它们堆成太极鱼形象。
………………
“说归说,但华夏同样重视韵味,要想酿造一坛能品出历史厚重感的佳酿,除了要选用能追溯风味的原料外,采用更古老的酒曲法来酿造,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那双纤纤玉手,用一种不紧不慢,充满某种奇妙韵味的节奏把荔枝肉轻轻撕碎,盛放在一个铺着纱布的木盆里;然后从一边的黑坛子里取出两颗圆滚滚的酒曲,用石臼轻轻捣碎。
………………
“其实直到清中期以前,华夏古代的酒普遍度数不高的,相比于白酒,古人更加崇尚口感更柔和、风味更独特的黄酒和果酒——正是因为如此,华夏古代对于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
轻轻把研磨成细分的酒曲均匀地撒在纱布上,林可染的脸上涌起一种名为虔诚的光芒。
………………
“酿造荔枝酒只需要用到汁液,而其中不能有果肉,因此如何完美地榨取荔枝汁水便成了酿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程序之一;”
“荔枝为木属,金克木,因此在酿造过程中,最好不要用金属接触到荔枝果肉,否则其味必戾,风味消失过半;”
“同样的,木能克土,因此对比于木竹之器来说,用石器来榨取荔枝汁,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古语有云【守拙而器】,对比于无法随时调节力度的机器,用人手轻轻碾压才是最完美的取汁方案——荔枝果肉是个娇柔的事物,碾压过之则燥,轻之则损;要想呈现出最好的风味,力度一定要把控好。”
林可染拿着黑色的石擂,从逆时针方向,用一种轻柔而玄妙的手法逐步碾压纱布中的荔枝果肉,不多时,下方就多了半盆略带乳白的汁液——诡异的是,这盆汁液虽然呈现乳白色,但一点也不浑浊,跟大家司空见惯的浑浊初榨果汁仿佛截然是两个物种。
………………
“榨出来的荔枝汁倒进在高温消过毒的石臼里,密封好,放在阴凉处静置一个小时,让无意间掺杂其中的细碎果肉沉淀,使汁液进一步分离——如果渣残留太多,最终酿出来的荔枝酒就会呈现出或轻或重的酸味,破坏其风味,因此这个步骤必不可少。”
轻轻将一张脆嫩的荷叶覆于石臼上,林可染返身取出宣纸和竹刀,用一种极为惬意和优雅的姿态,剪裁出一个菱形的纸片,并且还用细笔沾了些金墨,在上面勾勒了一圈云纹。
………………
“静置一个小时后,用竹勺把上面的那一层汁液舀到高温消过毒的坛子里。”
林可染左手衬着略显宽大的右袖,用一种放松到了极致,也优雅到了极致的姿势,用着那把小小的细竹根水勺,一勺勺地把颜色变淡了些许的荔枝汁舀进坛子里——明明是一件极为琐碎且无趣的工作,她却一副乐在其中的架势。
………………
“唐代崇尚重酿法,就是用酿好的酒来代替水进行发酵,因此往往会在已经有了酒曲的荔枝汁中加入适量的酒水来加速发酵,并形成独特的复合风味——为了进一步还原杨贵妃时期的荔枝酒,我们选用了黄酒代水进行重酿。”
“注入一定量的黄酒后,我们再加一点冰糖,把荔枝汁的糖度提升到24%左右的样子;”
“盖上陶罐,但不密封;置于阴凉处发酵两天后,再覆上桑皮纸,置于常年温度为4-8的地窖中陈酿一年以上。”
裹上一层几乎所有外国人都没见过的厚桑皮纸后,林可染走回书桌,提起研墨蘸笔,在方才剪裁出来的棱形宣纸上写下“紫罗衣酿.壬午.小暑”几个小篆后,这才满意地把纸张贴在了坛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