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程序库中有劳工机器人,军事机器人,智囊机器人等类型机器人的元素组成以及设计图。”
秦震听见a机器人的回答缓缓点头:“原来如此,这么说,你只是个初始机?”
“您可以这么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秦震利用分解飞船获得的元素资源,通过纳米重组台建造了两个智囊机器人。
智囊机器人建造完毕之后,秦震手腕上的全息屏幕出现一个崭新的界面,一颗参天大树显示其上,从树根底部,原始时代的石制工具直到树根顶端,高纬度文明的降维打击。
整个宇宙间智慧文明的科技成果全都浓缩于这颗参天大树之上,而秦震要做的只是将其一一点亮。
智囊机器人需要电力研究科技,电力功率越大,研究科技的速度也越快,当然,高级科技的研究功耗,也相对应的十分惊人。
文明发展离不开能源,获取能源的手段决定文明发展的上限,秦震将其中一个智囊机器人的科研路线选择为能源路线,另一个则研究生产路线,等到不缺食物了,再转为研究其他路线。
从钻木取火到火力发电站,石器时代至电气时代,智慧文明动辄需要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秦震只花费了一个星期时间。
但对于星际文明来说,电气时代,不过是迈入宇宙的第一步,如果说电气时代之前是未出生的婴儿,那么电气时代,则是襁褓中的新生儿罢了。
不知道系统刻意安排还是巧合的缘故,飞船分解所获的电能正巧让智囊机器人研发到火力发电站,另一个则研发到了杂交水稻。
折算成人类纪元,秦震目前的科技应该处于20世纪中叶。
只要建造出第一台火力发电站,那么,迈入星际文明的进程,就算是正式开始了。
建造火力发电站的元素资源倒不是很多,难的是作为燃烧源的化石燃料。
要在茫茫大地上寻找化石燃料可谓是天方夜谭,但是有物质转化器的存在,可以直接将树木转化为碳元素,碳元素组成的粉末其燃烧效率,比起煤矿会大上不少。
智囊机器人和高级a暂且充当劳工机器人,他们负责火力发电站运转,秦震则使用物质转化器分解木材为发电站提供燃烧源。
物质转化器看着不大,但效率属实惊人,一棵十几米高的树木,在转化器的激光开采之下,只需十几秒钟就能完全分解为元素单位。
有了稳定的电能,智囊机器人和劳工机器人便可以成批量的生产,智囊机器人之间能组成“研究”矩阵,数量越多,研究的速度越快。
不过,一些高级科技,诸如核裂变与核聚变反应,单纯增加机器人数量并不会增快研究速度,这些高级科技只能通过增加能源功耗来提升速度,为此,发展前期的重心,秦震都放在了能源研究上。
看着一座又一座火力发电站从地底“拔地而起”,秦震百感交集,在他面前的,正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
但是,真正的发展,仍得等到核变反应研究出来之后,按现有的研究速度,即使每天都新修一个发电区域,核裂变反应也需要半年,而且聚变反应,更是需要六年。
隐藏的好一点,秦震能等得起六年,但蓝星如同一个大喇叭般成天都在向外发射信号,别说六年,怕不是三年过后,高级文明出发不久就会发现蓝星的存在。
“蓝星啊蓝星,你可长点心吧!把那逼自由麦关了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