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折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
这是前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做的一首诗,说的是一个地方之繁华,这个地方便是临清州。
临清州,位于隋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交汇之处,虽然只是一座州城,却人口近百万,繁华之处不亚苏扬。
苏州乃是江东中心,天下最繁华所在。扬州因淮盐而繁华。临清州则以运河之交汇,遂成繁华之地,若论其在大明地位,可堪与数百年后上海相比。
南方各省物质运往北京必过临清州,河南陕西之物质走隋唐运河北上,也要经过临清州中转。傍运河,临清遂成天下一等繁华之地,商贾往来之所,车辆辐凑之地,每日从运河经临清闸关的船只数以百计,每日里等着从关卡通过的船只在运河上都排出数里远。
崇祯三年四月,两艘帆船一前一后驶入临清,皆船舷高大吃水极深,船上舱樯雕花画壁,一看船主便非富即贵。
最前面船顶花厅,两个身穿绸衫的士人正在对坐闲谈。一个面容白皙俊朗,名叫林清,浙江绍兴人,有着举人身份,另一个身材矮胖,名叫黄瀚文,扬州人士,却是国子监监生,二人父辈是同窗,在扬州城相遇,正好都要到北京,便结伴而行。
“瀚文老弟,临清州你是第一次来吧,等船过关后停泊,咱们就在临清住上一晚,小弟带你上岸好好玩玩。”林清笑道。他数次会试不中,已经断绝了科举想法,又不愿去吏部排号当县丞这样的小官,便做起了生意,绍兴林家也是有名的望族。
“这临清州看了起来倒是颇为繁华,有什么好玩的吗?”黄瀚文笑问道。他只有秀才功名,数次乡试不中,便花钱买了个国子监监生,此次是去北京坐监,还是第一次到临清来。
“万家烟火似都城,元室曾经置大盈。估客往来都满载,至今人号小临清。瀚文老弟,这临清州可不比扬州差,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你在这里便是玩上一年也不会厌。”林清笑道。
“真的吗?难道此处青楼女子比扬州瘦马还好?”黄瀚文不信道。
林清道“比不比得上扬州瘦马不好说,但此处青楼有不少是扬州瘦马出身,更不乏瘦马中的佼佼者。”
“哈,那可要好好玩一玩。”黄瀚文笑道。
谈谈笑笑间,时间过得便快,很快便轮到二人的船只过关闸。
“咦,怎么打着什么税务司的旗帜,难道不是临清钞关吗?税务司又是什么衙门?”黄瀚文看着税关上的旗帜,好奇的道。
林清则微微有些皱眉,他突然想起,就在上个月看到过一份朝廷邸报,朝廷要在运河沿线城池设立税务司衙门,取代原先的钞关,对运河过往船只征税。从杭州沿运河一路北上,在苏杭扬州淮安等地都没发现税务司存在,他还以为且要等个一年半载呢,没想到在这临清州竟然成立了税务司。
虽然临清钞关改为了税务司,林清却并不担心,因为他是举人身份,按照惯例随行携带的东西是免检免税的。
“这是我家林老爷的官船,我们林老爷要去北京参加会试,尔等还不打开关卡?”船上的林清随行的管家冲着关卡的税吏喊道。
“不管是什么船只,都得接受检查!”那税吏冷声道。说完便把一块木板搭上了船舷,带着几个税丁走上船头。
管家带着几个家仆挡在船上,怒声道“冲撞了我家老爷,你担待的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