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022 秀春(1 / 2)

第22章秀春

阿春这人一般是不怎么生气的。

除了因为天生的慢半拍, 看起来不怎么容易生气之外,更多的是她的工作和经历造成了她不容易生气的性格。

打个比方来说,世界上总不缺少什么都不懂却还一味的要外行指导内行的sb老板。而阿春打从毕业第一份工作开始, 遇到的基本上都是这类型的老板, 简直把人磨得肝火旺盛血压上升。

后来,前辈们和同事们就给她讲自己遇到过的sb老板有多sb, 这么一比较,阿春就觉得自己又可以了(不是)。再一个原由也是阿春的这个专业是当时背水一战考下来的, 全家亲戚朋友基本都不同意来着, 遇到点困难就回家乡了, 那以后被催考公务员催婚崔娃就都有理由了。

【再坚持一年。】这句话成了阿春的人生信条,陪着她坚持了一年又一年。

从职场傻白甜到职场老油田, 阿春对戏剧的痴迷逐渐从兴趣爱好变成了日常社畜工作。

但不变的是,阿春对工作如果不是上面要求, 都会尽量不敷衍了事的, 本来工作就是这样,能做好干嘛非得做差呢?有想办法偷懒的心思还不如做好点有个好口碑。

而阿春来到这时候,遇到的很多读书人也都是这样。

就算不想呕心沥血, 起码做个六十分及格,交出去也好看。但这位名叫沈亦雯的编导, 那就真的是用三十分假装成六十分, 来纯粹的糊弄人了。

美港是教育台,教育台大多都没人看。

尤其是阿春要做的这种教育类节目, 看到都要换台的。

但上面要求了一天下午档和黄金档一天至少四小时要播教育节目,这是美港拿牌照的基础。

阿春是美港训练班出来的, 毕业之后老师才跟她说, 最开始看好她, 就是来当主持人培养的。包括她现在拍的剧,也不过是因为她表现好,才被塞了进去的。

老实说,阿春自己都不看好教育节目。

以y国本国的教育节目来说,更多的是给小孩子看的儿童节目,再就是相关纪录片,哪怕是有观众基础的节目,也更多的是因为公民教育程度比红港高。

而史上最有名的智力挑战类节目,本质上其实还是答题节目,也只有这一种类型。在后世有许多类似的节目《某某辞典》,《某某大赛》,《某某大脑》,都是知识竞技类节目。

她当然也可以抄一份,还可以抄的更好更本土化。

问题是一个节目救不了一个电视台。

别拿别的国家类比,别的国家不是红港,不是只有两家电视台的红港。

阿春偶尔放假,下午档去吃饭时,去到有电视的饭店,看到他们看到基本上看的不是ltv就是空巷,为什么呢,因为美港的节目太难看了,连美港的人自己都这么认为。

美港的电视剧忽忽忽的拍,导演和艺员们乐意拍教育节目的却寥寥无几。

自己人都这样,就别说那些需要往外掏钱的商家了,人家的真金白银又不是撒票玩的。

红港此时能花钱上电视做广告的商家是很有数的,他们都对ltv和空巷充满了信心。

但他们是怎么看美港的?没什么人愿意看的教育台,撑死在比较火的剧播出来时有些广告商,其他节目尤其是本来最能赚钱的黄金档,广告量居然还不如大白天的午间档。

阿春再次因为做出这项规定的y国政府感到了当初有个sb老板的痛苦,结果其他人还在很努力的拍剧“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啦!”搞得阿春不努力点都不好意思了,好在努力也不是没有收获,她好歹还收获了一大票“绿叶”呢。

因而阿春最近都不去想收视率的事情了,做电视的对那东西总有点条件反射的执着。

不过沈亦雯显然是既不打算要收视也不打算要口碑,大家都是不及格,挤在中间仿佛别人就看不出来了似的“这么多我背不来的哦。”阿春拐着弯的点她。

“无所谓,”沈亦雯显然也没认为阿春能背得出来“等会儿照着念就行了,别太多错字。”

阿春“……那可不一定。”她给的介绍里可是有不少文言文,不晓得从哪本书上抄来的。

“那就重读,反正后期会剪的。”沈亦雯半点不放在心上。

阿春动了动嘴唇,嘴里的脏字就在嘴边,外边另一个助导喊人,阿春整理好就坐到了桌前。

“每日一本书,永远不会输,欢迎来到《每日一书》,我是主持人赵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