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罗一对内幕的担忧(2 / 2)

一次规模不算大,折损了大概不到两万人马。

而另外一次,则是规模比较大,再次采用南北夹击的策略。

并且领兵之人杨国忠亲自点了与阁罗凤极为熟悉,曾经并肩作战过的剑南节度留后李宓的将。

右李宓率领七万大唐精锐从从北面进攻,何履光率军从岭南再次从南沿步头路北上进攻。

但是这次何履光的运气不太好,夜间被南诏偷袭,无法渡船从水上进攻。

而李宓那部人马,因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再加上水土不服,大军受瘴疫之苦,战力大打折扣。

但这种情况下,李宓依旧率军攻向南诏,被阁罗凤采用诱敌深入的对策,给引到大和城。

粮草耗尽后,被南诏与吐蕃联手给再次打得全军覆没,李宓这个主帅也给逼得投洱海自尽。

为了验证鲜于仲通的说法,罗一直接找到了高力士。

不过高力士沉默了良久也未说什么,而是将都水监关于南诏大战的密报给了罗一。

看过密报后,罗一浑身都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鲜于仲通所说,没有一句是在夸张。

这三次的大败,人数相加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万!

而且这二十万兵力也不是传闻中随意招募的百姓,而是大唐的精锐战兵。

可以说三四年的光景,大唐不用戍边的内地精锐全都折损在了南诏。

而最让罗一从头凉到脚的是,从密报中反映出来的另一个问题。

出征的大唐精锐,不要说军饷匮乏,就连粮草配给的都不多。

尤其是李宓领军那次,粮草连一月都没支撑到。

大军士气极其低落之下,撤军也是在路上饿死,还不如孤注一掷,强行向前推进。

而粮草为何如此之少,都水监的密报虽然没有明说,但矛头都隐隐指向了杨国忠。

连大军出征的粮草都敢贪墨,这仗就是神仙去指挥,也没个能打胜。

而李隆基对此不可能不知道,可却依旧宠信杨国忠。

另外,李宓这名主帅阵亡,朝堂上居然就这么不声不响的没吭一声。

纵然打了败仗,可也不能这样,是责罚还是抚慰,总得有个动静才行。

忍不住询问高力士为何会这样。

而高力士给出的答案,让罗一差点奔溃。

不报就是未死,未死就不必抚恤。

至于军卒家中的赋税,也自然照缴。请下载爱阅最新内容

这种从上至下的黑暗与冷血,让罗一的愤怒到了极致。

第一次失去了理智,奔向去兴庆宫打算给李隆基些建言。

或许是高力士先行派人给通了信,连宫门都没能进去。

这让罗一充满了失望与无力之感。

再想到他即将赴任剑南,心中更是充满了绝望。

剑南守军已无精锐,又有杨国忠这个小人在其中。

南疆到底能不能守得住,他又会不会就是下一个李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