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车。”
“回宫。”
语调清冷,面色却难掩疲惫的做下交代,刘胜下意识便站起身,显然已经做好了返回未央宫的准备。
得到命令,始终在一旁扮演泥塑凋像的宦者令夏雀,自也忙不迭的朝殿门外小跑而去。
只是不一会儿,夏雀便面带古怪的回到了甲观。
望向刘胜的目光,更是隐隐带上了些许忌讳······
“怎么?”
“可是太仆挨不住,先行回府了?”
嘴上虽是这么问,刘胜却根本没让这个可能性划过脑海。
——太仆的职责,是为皇帝御辇!
至于马政,那不过是顺带的而已,为皇帝赶车,才是太仆真正的本职工作。
袁盎三朝老臣,又沉浮朝堂多年,不可能做出这种自毁前途,甚至和自家户口本开玩笑的事来。
所以,刘胜其实是想通过这个明显不可能的可能性,来问夏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而夏雀接下来的反应,也果然没有出乎刘胜的预料。
刘胜,恐怕一时半会儿,真的回不去未央宫了······
“禀奏陛下。”
“《诗博士赵绾、儒生王臧,各自带着鲁申公的书信,于宫门外求见······”
·
“赵绾······”
“王臧······”
片刻之后,太子宫甲观。
重新调整好面容,神情澹然的端坐于上首,细细打量着面前的两位老儒,刘胜暗下却飞速翻看着脑海中的‘记忆本’;
但饶是费劲了力气,刘胜也始终没能从记忆中,翻出这两个令人感到无比陌生的人名。
想不起来,刘胜自也就不再为难自己,只不失礼数的含笑谈起头,望向站的更靠前些、离自己更近些的《诗博士赵绾。
“朕记得几年前,《诗博士,还是孝景皇帝所任的鲁申公?”
“又听人说,先生是申公的衣钵弟子。”
“想来,是申公隐退之后,得到申公举荐,才为孝景皇帝任为《诗博士的?”
对于深深的提问,赵绾并没有表现出太过强烈的反应,只微微点下头。
若非刘胜追问,只怕连那象征着‘没错,是这样的’的奖牌,也将因为刘胜的忽略,而迎来自己人生当中的重点。
鲁申公。
当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刘胜的注意力,便被记忆中,一张年迈而又倔强的连忙所吸引。
鲁申公,本名申培,鲁地人士,由于在儒学之上的造诣,而被天下人尊称为:申公、申培公。
申培公少时,与鲁穆生、白生,以及后来成为西汉楚元王的刘交等人,一起在荀子的学生浮丘伯门下学习《诗,始皇嬴政‘焚书’后,师兄弟几人才最终无奈的各自散去。
后来,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申培便曾与乃师浮丘伯一起,于鲁南宫面见太祖高皇帝刘邦。
后为楚国中大夫楚元王刘交在位时期,吕后时,又与楚元王刘交之子刘郢客在长安随浮丘伯学《诗终业。
汉文帝时获立为博士,又为楚国中大夫楚王刘郢客在位时期,负责教导王太子刘戊。
刘戊弱位,淫暴,申培公因谏而遭到胥靡之刑,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亦不见宾客,唯王命召之乃往。
弟子自远方来受业者百余人。
这,就是刘胜对申公——对鲁申公申培的全部认知。
——很老;
——很固执;
——儒家出身;
而现在,刘胜对面前的赵绾、王臧二人的了解,也仅限于:这俩个老儒,都是申培的弟子,而且肯定是‘得意门生’。
如若不然,普天之下仅此一个的《诗博士,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轮到一个才‘年仅’五六十岁的毛头小子来做······
“不知二位夜半登门”
“可有何‘贵干’呐?”
在二人身上细细打量许久,悠悠一开口,刘胜便极为准确的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现在,天已经黑了。
在这个时代,虽然‘天黑’并不完全代表着一天已经结束——尤其是对皇帝以及贵族而言,更不意味着一天的结束,但对于天黑之后的事,大家也基本都有默契。
如功侯贵戚,天黑了还不睡觉,那大概率就是在嗨皮;
朝公贵戚半夜不睡,则很可能是在愁某一件事。
皇帝夜半未免,大都是在加班处理奏折。
诸如此类种种。
但对于天黑之后的会面,无论是宫内还是宫外,其实都带着一层很厚的滤镜。
——有问题!
这俩人/这些人肯定是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根本没办法在大白天说出口,所以才在天黑后鬼鬼祟祟的聚在一起,搞一些蝇营狗苟的勾当!
此刻,刘胜看向赵绾、王臧二人的目光,便带着毫不加以掩饰的审视。
而对刘胜目光中的这一抹审视,赵绾、王臧二人非但不心慌,反而隐隐感到兴奋、感到激动······
“禀奏陛下。”
“我二人如此贸然的拜见,是因为有治理国家的大策,想要献于陛下当面!”
“只是陛下如今,暂时还没有加冠亲政,如果将这个大策当着外人的面献出,难免不会受人猜疑,或是给陛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我二人才斗胆,在这夜半时分惊扰圣驾······”
听赵绾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有‘治国大策’,刘胜只下意识挑了挑眉角;
对于赵绾‘怕给陛下添麻烦,才半夜来惊扰’的说辞,更是一脸的‘懂得都懂’。
——儒家就这手技艺玩儿的熘;
别管是什么事儿,都能恬不知耻的往自己脸上贴金。
可不耐归不耐,终归还是食禄二千石的《诗博士,刘胜纵是不喜儒生,也只能强迫自己,给赵绾留下最基本的文人体面。
也正是因为刘胜这一心软,二千石《诗博士赵绾,才得到了一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天赐良机······
“臣同王生皆认为:如今天下,尤以诸刘宗亲、诸窦外戚,为宗庙、社稷之唯一大患!”
“若陛下欲励精图治,这,便是陛下绕不过去的两个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