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晃神的工夫,距离张大彪从王长贵家出来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
金门村的发展依旧在有序的进行着,致富公司也在正常出货,总之一切都很正常。
而王长贵虽然回来了,可回来以后,除了乡亲们自发的给他家送鸡蛋,看病人外,也并未引起多大动静。
张大彪这几天也因为李秀要去威市创业,忙的焦头烂额倒是也把这件事给忘的死死的。
毕竟李秀是军爷的闺女,还有旺爷那层关系,又是打小一起玩大的,她的事儿,张大彪还是很上心的。反正自己也没事,就跟他们小两口去了一趟威市。
租房子,找库房,发传单,这一星期基本上就没闲着,不过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起码打了一个开门红。
这边他从威市回来以后,韩荣贵也带人把拐角那几间房子里里外外粉刷了一遍,李慧的饭店算是有了眉目。
该说不说的,现在这世道,只要有钱,就没办不到的事,一星期过去了,李慧从城里云聚楼深造回来,小饭店直接放炮开业。
有张大彪背书,乡里乡亲的,但凡能来的基本上都来了,毕竟大家都清楚李慧这家饭店背后站着的人是张大彪,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
“大家以后再喝酒,都来李慧的店啊!”
“那肯定的,不来慧儿这,还能去哪儿?”
“啧啧,这桌子还真是不赖,有年头了吧?”
“进了这里,让我突然想到了八十年代咱县里的招待所,啧啧,我说啥来着,大家看看这墙上贴的报纸……”
一个老汉开口,众人全都来了精神朝着那张报纸看去。
那是一张来自一九八零年的报纸,上面写着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专家袁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刻苦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终于攻克的制种难关,杂交水稻的研究也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弄这张报纸,可没少下功夫吧?”
“那是自然。”张大彪笑着走上前,“这张报纸贴在这里,就是要时时刻刻提醒来这里吃饭的人,不要浪费一粒粮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彪,你走心了。”
“二爷爷您快别给我脸上贴金了,赶紧坐下,吃饭吃饭,大家都尝尝李慧老板的手艺,好吃,咱下回就来,不好吃,下回请咱咱都不来。”
“哈哈哈哈,大彪这是有自信啊!”
一时间,小饭店里再次传来一阵阵哄笑声。
饭店虽小,但装修这家饭店,张大彪却真没少下心思。
毕竟这里是金门村第一家饭店,也是金门村即将发展壮大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关键一环。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