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三十二 烧钱的战争(2 / 2)

启明1158 御炎 1318 字 2023-07-30

苏咏霖在大量获取掌握奶制品制作手艺的草原匠人之后,把他们集中在一起, 利用朝廷办设在草原上的牧场开始制作奶制品,并且想方设法改进奶制品,使之拥有更长的储存时间。

苏咏霖还引入了加盐的概念, 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制作出不仅能补充热量还能补充盐分并且有很好的耐储性能的超高效军粮。

以此军粮配备给大明的骑兵部队,则可以让骑兵部队拥有更强的战争续航能力, 减轻他们对后勤的需求。

这对于未来需要广泛使用到骑兵的西域战略很有意义。

另外在洪武三年、四年中,苏咏霖掀起大革命浪潮的同时, 也开始对明军军粮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除了对日常军粮进行肉类、蛋类和蔬菜类的供给加成之外,还着重研发全新的行军军粮。

军队停驻下来或者就在军营内驻防的时候, 自然可以吃到火头军准备的热饭热菜,这方面没什么问题,明军的老传统,给大家吃饱吃好。

但是在行军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速度,对军粮的要求就是快速补充体力,填饱肚子, 至于口味之类的就完全不重要了。

所以在洪武四年以前,明军的行军口粮一般就是干烙大饼配上酱菜。

干烙大饼能储存一个月左右,士兵行军的时候背着粮食袋,里头整齐码放干烙大饼, 吃饭的时候就拿出来吃。

而酱菜更是耐储存之王,作为军粮来说,有着极高的性价比。

也因此,明军士兵最不喜欢的就是行军的过程。

行军过程没有热饭热菜吃,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难受的,他们多次在军队内部的民主生活会上向指导员们提议,能否革新一下行军军粮,别总是让大家吃干烙大饼配酱菜了。

明军日常训练之中也有很多拉练项目,经常需要全副武装从一个县行军到另外一个县,亦或者从一个州行军到另外一个州,限定时间,以此锻炼体力,增强军队机动性。

这个过程就挺难熬的。

苏咏霖的到军队的反应之后也进行了一些军粮方面的变革设想,准备进行明军版本的单兵口粮的制作,以满足军队在食物方面的需求。

奶制品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以在赵玉成南下打出一番天地之后,苏咏霖在军粮方面也给了他们一些指导,因为赵玉成控制的地区有山羊的养殖,所以苏咏霖就给他们派遣了一些奶制品技术员,以山羊奶为原材料,协助他们制作奶制品。

当然了,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奶制品的制作成本比较高,就算在军费充裕的明军内部也并不是普及性质的军粮,只有在紧急状态下才会使用。

而这一次徐通的战术行动在赵玉成看来很有价值,为了提高成功率,赵玉成批准给徐通所部的突击队使用奶制品军粮。

这种情况下给军队配发这种等级的口粮,对于赵玉成来说无异于烧钱,但是只要战争目标可以达到,这个钱就烧的非常值。

古往今来所有的战争如果可以通过烧钱来决定胜负,那么没有一个统治者不愿意大量烧钱。

他们只会担心自己烧的不够多、不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