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急落急起(1 / 2)

“什么1夜,明明只有半夜。而且天地良心!除了谈天,真的什么也没发生!”

身处于“绯闻漩涡”中的主角——周道安——此刻正在内城锣鼓坊的听风楼里,向左闻风大人“叫屈”。

左闻风依旧是一副老学究的打扮,但神色上分明没什么正经。揶揄、八卦……种种神色汇聚成的眼神直盯盯地看着周道安,嘴上说道:

“可我收到的线报就是1夜……”

我信你个鬼!周道安差点没忍住,直接喷这老头一脸口水。身为京都的“眼睛”和“耳朵”,这件事本身又是这老头主导的,他不可能不知道真相。只是眼下,这位以长辈自居的大佬,似乎玩弄下属和晚辈的成分居多。

“温柔乡嘛……老夫也年轻过,懂的都懂……”左闻风一点儿情报机关大佬的觉悟都没有,还在开着玩笑。这让周道安不得不把话题引到任务上——

“我曾经试过苏青荷三次,但从她的表现上来看,似乎并不知道许仲平和他的邪说……

“比如,我第一次试探她可有厌世的想法。她确实对俗世有些不耐,但人世间美好的事情,她又特别敏感与留恋。事实上,如果她不是那么敏感,在琴音中也不会留下那么多的情绪……

“第二次,我和她讨论哲……讨论理学,她对现有的理学派系都有所了解,却也都有不认同之处。我将许仲平的‘大破灭’学说以泰西某学者为包装略略阐述,她会下意识地皱眉、表现出不悦,却无惊讶或刻意克制表露,不似作伪。

“第三次,我试探她的阁内杂役仆从,发现这些都是樊园配给她的,除了一位固定的姨娘‘小蜓’、一个熟悉她口味的厨娘王嫂之外,其余的她都不怎么认识。甚至那位被捕的仆从她都从未见过——其莲生阁的规矩,是男子非请不入内,包括其阁内的杂役也不行。

“综上所述,我觉得这个和许仲平接头的小厮,其身份巧合的可能性很大。”

听到正事,左闻风还是正经起来。他听着周道安的报告,习惯性地捻着下巴上的胡须,稍稍沉吟,说了句:

“我们干这一行的,最不相信的就是巧合。”

“那是。但现在线索不多,其指向性只到了苏青荷这里,以我的观察和判断,便是这么回事。”周道安没有松口。

其实也是,你既然选我去做这档子事,那就只能相信我的判断。所谓用人不疑么!换个角度说,周道安经历了这么多凶险,见识和历练也超过了其他“捕风”的“探员”。苏青荷能在他眼皮下“演戏”,要么是她段位太高,要么是周道安水平太次。后者没可能,那就只能是前者。回到最初,周道安不认为这种可能很大。

人设,的确是可以包装出来的,但是要维护得滴水不漏则非常困难。周道安自问这一系列的操作没有露出马脚,在苏青荷那里,十方斋时他就是个“巧遇”者,前者很难有所预料和准备;打茶围时也是突然上门,更不可能临时制定计划针对。要对一名突如其来的人都保持警惕和人设,是难度极高的。

殊不知后世那些明星光环破灭,都是从人设崩塌开始?那还是有背后团队一起营造的结果。这个时代,苏青荷背后根本没有团队,仅靠自己来营造,不靠“真”去维持,非常非常难。

退一万步说,如果苏青荷段位真的这么高,周道安也无能为力了,再怎么折腾也没用。

左闻风没有反驳“属下”的坚持,依旧是沉吟了一会儿,忽然开启了另一个话题——

“以你的观察,抛开此事,苏青荷的表现,和以往我们掌握的资料对比,有没有不妥当之处?”

周道安明白左闻风的意思——苏青荷的资料,在捕风着手调查她时,就已然被搜罗得十分全面了。在他人看来苏青荷秘而不宣的身世,其实在捕风这里、左闻风这里、甚至周道安这里,都不再是个秘密——

苏青荷,本名苏泠。泠,只是其闺号,在正式有名字之前,家道败落。苏家,本是鼎鼎大名,但家族风光不过100年,只因出了一批文学天才,短暂地璀璨了一下,而后,苏家陷入到了长时间的内部斗争、分裂中。

苏青荷的父亲正是家族斗争中的牺牲品,甚至乎,其父在苏家的族谱上已经是被除名了的。虽说,苏家的名头在世家里已经并不值钱了,但在文学圈里,当年苏家门徒众多,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举个例子,现在公认的文坛第一人“王世卿”王少傅,虽然出身大家族,但30年前仍是苏家的记名弟子。也是因此名号,才在文坛一帆风顺。之后更是娶了苏家嫡系女作夫人,让王家与苏家的关系更加亲密。不过,事后看,王夫人当年正是因为嫁到了王家,才没有被苏家的内乱所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