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强诸为兵,羸者补户(1 / 2)

吴太祖本纪 汉天子 908 字 2022-10-08

东汉末年,黄巾之始,天下大乱,有潘临、彭绮、彭式、费栈、祖郎、严白虎、金奇、毛甘、黄乱等诸多地方割据势力,因社会动荡,或者不纳王租而占山为王,被统称为山越

山越居于山中,不事生产,强掳抢掠,为祸甚大。

历史上赤壁之战爆发之始,孙权曾言给予周瑜精兵五万但最后只给予了三万,何也?

是孙权不信任周瑜吗?

事实上是因为山越作乱后方,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命大将再领精兵,征讨之!

不仅如此,还有其他的例子

建安八年,孙权西征黄祖,正待破城之时,山越复起,严重威胁孙吴后方,迫使孙权撤兵。

但万物有利亦有弊,只看统治者如何应用。历史上孙吴政权为了征服山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建安二十二年,陆逊建议孙权,克敌定乱非众不济,而山越依阻深地,心腹未平,难以图远。于是命陆逊征讨会稽、丹阳、新都三郡的山越,将俘获之人强者为兵,羸者补为民户,得精卒数万人。吴嘉禾三年(234年),孙权拜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恪移书相邻四郡,令各保疆界,然后分兵扼诸险要之地,将山越分割包围。只修缮藩篱,不与交锋。待其谷物将熟,纵兵狂刈,以饥饿迫使山越出山求活。诸葛恪将其中精壮四万人选为兵士,余者迁至平地充作编户

经孙吴数十年的残酷征讨,江南绝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徙至平原地区,一部分用以补充兵源,一部分成为编户,调其租赋,或为私家佃客

事实证明,只要策略得当,山越之民亦可化为孙权争雄天下的动力。

眼见周瑜如此,孙权更是迫不及待的准备倾听周瑜的高见。

主公!

周瑜再次行礼道:

山越作乱于郡县,其本质上依然是山中缺乏粮食,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决定。因此征服山越,不能一味的武力征讨,关键在于恩威并施。

我们可以发放公文给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随后,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又令士兵全部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

同时我们应该给各县县令下令:山民扬弃恶习,接受教化,应当安抚。迁到外县的山民,官府不得随便怀疑,加以拘禁。

这样一来,山民周遗,过去横暴为恶,如今困迫无路,只好出山

只要加以伸以仁德,必能永除山越

所以依瑜之见,对于南方作乱的山越,他们反常地聚集于一起,若是我们可以聚而歼之,必可一劳永逸。

公瑾的意思是,在孤北征庐江之际,不顾南方局势,尚不处理,引蛇出洞,寻而击之

孙权沉吟道。

主公,所言甚是。

周瑜踱步大堂,缓缓道:

南方山脉纵横,若我江东以大军讨之,山越必将进山避我军队,恐为旷日持久之战,唯有主公领兵北征庐江之际,后防空虚,山越方肯倾巢而出。

不待孙权回复,张昭便质疑道:

建威中郎将之言,属实冒险,若山越攻破会稽,则我江东便生灵涂炭。

周瑜听到张昭的质疑,也不再争执,毕竟此真乃冒险之策,收入总是风险于成正比,便最后向孙权建言道:

山越倾巢而出虽为危机,亦为时机,山越虽人多势众,然其缺乏粮草,主公可遣一员上将,绕其后方,乱其粮道,亦有可取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