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三十一章 毕自严入狱(2 / 2)

这个时候,他心里才稍微松了口气,他还以为税银没有问题,毕自严就没有问题,没想到,崇祯听到汇报之后,直接大怒道:“传毕自严前来觐见!”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骆养性瞬间就懵圈了,税银明明没问题啊,皇上为什么发这么大火呢?

他站在那里尴尬无比,因为崇祯并没有让他走,他不敢走啊!

毕自严已经隐隐明白,肯定是出什么问题了,不然唐世济不可能那么嚣张。

但是,他却搞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因为唐世济带走的是去年南直隶上缴税赋的账本,南直隶的税赋都是由南都户部负责征缴的,京城户部只是负责收银子而已,能出什么问题呢?

他带着满心的疑问来到御书房,一番见礼之后,崇祯竟然没有让他起来,反而让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递给他两个账本。

毕自严这个莫名其妙啊,一个户部的收支记录,一个太仓库的收支记录,难道有哪里对不上数?

他还没来得及翻开,崇祯突然冷冷的问道:“郑友元去年在松江府任青浦知县期间税赋都上缴了吗?”

这个毕自严还真有印象,因为郑友元是他好友之子,他对郑友元的事情还是比较关注的,他毫不犹豫的回道:“回皇上,松江府青浦县去年的税银总计四千一百八十八两,因兴修水利,开渠引水耗费白银一千二百五十七两,结余二千九百三十一两,已经全部上缴。”

崇祯冷哼道:“哼,兴修水利,好,这个就不说了,剩下的二千九百三十一两真的全部上缴了吗?”

毕自严肯定的道:“回皇上,这个微臣亲自核查过,已经全部上缴了。”

崇祯再次冷哼道:“哼,南直隶松江府下面的一个小县的税赋你都亲自去核查,你这户部尚书还真是尽职尽责啊,说,你是不是跟郑友元关系匪浅?”

毕自严这个莫名其妙啊,他跟郑友元关系匪浅很多朝臣都知道啊,这有什么好隐瞒的,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回皇上,是的,郑友元的父亲与微臣是儿时的玩伴,而且在微臣赴京赶考的还资助过微臣,所以,微臣对郑友元颇为照拂,这个很多朝臣都知道。”

崇祯微怒道:“就因为郑友元的父亲曾经资助过你,你就要徇私枉法,帮他做假账,帮他隐瞒贪墨税赋的罪证吗?”

毕自严闻言,大惊道:“没有啊皇上,微臣所说的照拂只是在其进京期间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微臣没有帮他做假账啊,他也没有贪墨税银啊!”

崇祯不由大怒道:“还想狡辩,你好好看看太仓库的收支记录,上面有你所说的二千九百三十一两吗?”

毕自严连忙拿起太仓库的账本,飞快的翻起来,很快,他便翻到了松江府青浦县那一页,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崇祯六年上缴税银,无!

怎么可能!

他瞬间就傻眼了,青浦县去年上缴的二千九百三十一两税银他的确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很多户部官员都去清点核对过啊,一个州府的税银有几十两甚至几百两的出入都有可能,但是,几千两的出入绝对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有这么大的出入,他下面的官员早就报上来了,怎么可能没一个人向他汇报呢!

毕自严难以置信的道:“不可能,这不可能,户部收到的税银都经过了层层清点,将近三千两银子对不上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皇上明察啊!”

崇祯这会儿哪里还听的进去毕自严的“狡辩”,他只感觉一阵头晕目眩,这可是他最信任的户部尚书啊!

朕对你还要怎么样?

朕给你官加太子太保,让你位极人臣,你竟然敢徇私舞弊,包庇亲友贪墨税银!

你就是这样报答朕的吗?

他越想越气,越气就越头晕,终于,他忘却了毕自严所有的功绩,忘却了毕自严为了调拨粮草将尽几十天不眠不休,累的头胀如斗,吐血不止,现在,他只知道毕自严背着他徇私舞弊,当着他的面还要狡辩不止!

啊呀呀,气煞朕了,他忍不住怒吼道:“骆养性,给我将这个徇私舞弊的奸妄小人打入诏狱,好好审问,看他是怎么欺瞒朕的!”

骆养性和毕自严同时目瞪口呆,皇上莫不是疯了吧!

这还没完呢,紧接着,崇祯又怒吼道:“还有,都察院巡按御史郑友元也给朕打入诏狱,好好审问,看他是怎么贪墨税银的!”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不说别人,就连骆养性这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都知道,毕自严不可能为了这么点小事徇私舞弊啊,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想徇私舞弊也不会用这么拙劣的办法,留下这么大个漏洞给人去查啊!

皇上怕是有点神志不清了,这是骆养性和毕自严共同的想法。

但是,当着崇祯的面他们却什么都不敢说,骆养性愣了一下,随即便朝毕自严使了个眼色,然后严肃的道:“毕大人,走吧。”

毕自严这个时候哪还有心思看骆养性的眼色,他只感觉眼前的世界都变的昏暗无比,皇上,竟然要将他打入诏狱审问,自己如果真的徇私舞弊还差不多,问题自己压根什么都没干啊!

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啊,自己鞠躬尽瘁,废寝忘食,竭尽全力支撑着大明摇摇欲坠的财政,皇上竟然听信谗言,将自己打入诏狱!

他已经隐隐明白了,这肯定是温体仁搞的鬼,但是,这个时候,不管怎么解释皇上都不会信了,因为皇上已经完全被温体仁给蛊惑了!

他失魂落魄的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颤巍巍的向外走去,眼中满是绝望之色。

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那里,或许就是自己这些忠臣最后的归宿吧,天启朝如此,崇祯朝还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