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一万宋军还在东岸登陆,无情地摧毁一望无际的麦田,麦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麦苗,这里的粮食每年只收一季,麦田被宋军摧毁,码头上辛辛苦苦攒下的存粮也被烧毁,这意味着今年西夏将面临饥荒。
兴庆府城外的百姓都纷纷远逃,有宋军骑兵四处点火,整个城外陷入了一片火海。
数十名怀揣兵符和圣旨的使者骑马冲出南城门,向西夏各地飞驰而去,梁太后紧急下达十几道旨意,要求各地西夏军赶赴京城勤王。
西夏由于人口不多,不得不实行全民皆兵的国策,但平时的常备军并不多,也就二十万人,其中十万大军守漫长的南方边境,另外十万人除了守河西各地的五万人外,其余五万大军都部署在京城。
这次西夏举国动员,准备动用三十万大军攻打宋朝,除了原有的十万边军外,实际上就新征发了二十万后备军。
其中十万后备军两次惨败,全部葬送在河套,还有十万大军则分布在各州府,梁太后就是紧急征调这十万后备军勤王。
南面边疆的十万大军不能动,一旦调走,外面的三十万宋军肯定会全面杀进西夏腹地,河西走廊的五万军队也不能动,否则河西走廊不保。
形势十分危急,西夏的高官重臣也顾不上其他州府是否空虚,这个时候,保住京城才是第一次重要。
第一支抵达兴庆府的勤王军队,是定州的一万后备军。
定州位于兴庆府北面约五十里处,是兴庆府的北大门,平时有一万守军,由于宋军数百艘战船兵临兴庆府城下,这就很容易给西夏朝廷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北大门已经没有意义了。
对于西夏朝廷而言,定州确实没有作用了,既不能拦住宋军主力南下,也不能拦截宋军的后勤队伍,只能孤守城池,所以西夏朝廷毫不犹豫地将定州城的军队调回兴庆府。
但后果却很快出现了,一万宋军迅速开进定州城,不料,宋军进城后,却遭到城内军民激烈抵抗,宋军伤亡近千人才彻底占领定州。
范宁随即下达命令,杀光了城内十四岁以上的所有男子,共计五千六百余人,这道命令后来便成了范宁最大的一个政治污点。
..........
两天后,范宁率领十万大军进驻定州,将定州作为宋军的后勤基地,这却是西夏朝廷没有想到的,他们认为定州对他们没有意义了,却忘记了定州对宋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宋军占领了定州,也就在西夏的腹地扎下根基了。
..........
西夏的兴庆府周围分布着几座大城,北面的定州,南面的顺州、静州、怀州和灵州,一共五座大城拱卫着都城兴庆府。
这五座大城,只有灵州在黄河东岸,其余四座大城都在黄河西岸,黄河西岸又大大小小分布着数十条运河和河流,形成了一片稠密的水网。
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光照充足,使这片辽阔的土地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塞上江南,成为西北地区最富庶的地区。
灵州又叫做西平府,位于五城中的最南面,它位于黄河东岸,一旦宋军从南面杀入西夏腹地,首先就要兵临西平府城下,所以西平府又被称为兴庆府的南大门,驻扎了两万后备军,并在城内囤积了大量粮食。
既然北大门定州已经放弃了,西夏朝廷为了最大限度保存兵力,便下旨让西平府的两万后备军也赶赴兴庆府勤王。
西平府的两万军赶赴兴庆府却和其他四个州不一样,它需要渡过黄河。
谋定而后动,宋军在出兵之初便盯住了西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