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双更奉上)(1 / 2)

说起虎子的前程,李氏也是吃了一惊,她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个牵扯。

“娘,往后万事儿你得立得住,就算心里再难受也得先把话说明白了。就算不为你自个,你也得为虎子跟三妮想想。”见李氏心有戚戚,崔玉也不逼着她立刻改变,反倒转了话音说起了别的,“不过娘若是有心嫁人,咱们朝也是允许的,那些大儒跟官员人家二娶再嫁的情况也是不少的。”

“唉,娘现在不想别的,就想着拉扯大三妮,看着虎子能成了事儿就行。”李氏揉了揉眼角,抬起头瞧着院子里玩闹的三妮说道,“往后再不能让人欺负了。”

崔玉心里明白之前村里捕风捉影的闲话,让李氏心里生了坎,只怕一时半刻的也是难想通透的。

“娘也不兴这么想,往后的日子只能是好着呢。”

俩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崔玉才跟赵二石准备离开。倒是李氏犹豫半天,低声说若是自家搬去镇上行不行。

崔玉也没想到李氏会因为冷了心想搬出村,不过想着李氏这脾气性子,若是在村里而且心里放不下陈木匠那必定免不了有些风言风语。

而且搬到镇上的话,照顾虎子也会更方便。尤其是对于李氏这个把孩子当天的母亲,整月整月的见不到儿子,只怕也会想念的紧。

“如今天热了反季蔬菜是不好种了,而且木炭的销量也很小了,至于叶柴胡利也不大。若是娘想清楚了,搬到镇上也是一桩好事儿。”临上牛车前,崔玉细细算着,“若是能在镇上做门小生意,倒也可行。回头我让二石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崔家如今的家当几何,崔玉并不清楚,不过她粗略估计一下也知道一家人搬到镇上开了门店,定然还会有些存余。这样李氏他们也不比因为手头太过紧张困顿起来。

牛车轱辘轱辘的响起来,离了陈河沟,赵二石才握了握媳妇的手。憨笑道:“娘的事儿你也别着急,我都会记着的,赶明儿我就去寻摸寻摸,看看有什么门路不。”

崔玉听了这话,心里动容,外头靠在他肩膀上。其实她也不是无坚不摧的人,也想找个人依靠。只是娘家的事儿都是婆娘间的,实在不适合赵二石出面,不过他心里念着自家娘家,又疼惜自个,这哪能让崔玉不开心?

李氏搬家的事儿定的很快,因为都不是贪图享受的人,而且想着做小生意,所以赵二石帮着找的就是临街带后院的铺子。因着院子里的房子有些年头,所以略显破旧。加上朱方六做了中间人,房主多少卖他个人情,租金也并未多收,每个月二百文且院子里那些旧了的器具李氏都可是用

亏得赵二石是木匠,修补起屋子跟家具来是把好手,所以在搬家前早早就来休整过屋子了。李氏也把三妮托付给陈婶子,同自家闺女一起提前两日来打扫了。

虽说院子有些破旧,不过有灶房还有三间独立的房间,还算是五脏俱全呢。院子里更是搭着个牛棚,墙角里还有鸡舍,里面还有喂食的槽子啥的。如此,倒是差不下李氏养的那些鸡鸭了。

后晌时候,崔虎子跟赵小山也跟先生请了假来帮忙,这事儿还是崔玉提前跟俩人通了气的。尤其是跟虎子交代了陈河沟流言蜚语的事儿,当时就气的虎子要回去找王英两口子算账。

好在崔玉把人拉住了,才没再生是非。

李氏心疼俩孩子,但见他们犟着非要帮忙,也就随他们去了。等到新家拾掇的都差不多了,崔玉才交代了一声跟赵二石一块出门去买了些吃食。

院子里的小灶房也已经收拾出来的,见闺女买了不少包子大饼回来,李氏索性就摸出鸡蛋煮了个汤。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匆匆塞了几口饭,崔虎子跟赵小山就被赶回了学堂。

而李氏也锁了院子,雇了牛车回陈河沟准备再呆最后一宿,顺道把家里那摊子事儿都交代交代。

到了陈婶子家,李氏坐在炕头上抱着三妮跟陈婆婆和陈婶子说起了叶柴胡的事儿。日后她要搬到了镇子上,这门生意自然就没法再继续了,索性就当个人情送出去。

在陈河沟,跟自家关系最好的也就陈婆婆一家子了,她自然想着拉扯人家一把也算是感谢了。至于里正家,一来听闺女说里正压了王英那出子事儿,她是有些心冷了。二来人家也不一定能看得上这点小生意。

原本陈婆婆跟陈婶子是怎么都不肯应这事儿的,她们想的简单,李氏孤儿寡母的不容易,若是断了财路,日后生活可就没有着落了。直到李氏说自家要搬去镇上了,房子都寻好了,俩人才千恩万谢的接下这门好事儿了。

在送李氏跟三妮的时候,陈婶子忍不住开了腔:“弟妹,按理说这话不该嫂子说,不过嫂子心里也是为你好。如今你们要搬走了,外头那些嚼舌根的也会少许多,你该着考虑自个的事儿就考虑考虑,毕竟你还年轻,家里没个爷们总归是没依靠的。日后要是在镇上遇到了啥事儿,或是有抛头露面的大事儿,肯定需要个男人跑腾......嫂子瞧着,陈木匠就是个老实的,他跟玉娘家的又有着师徒情分,总归不会错待了你......”

若是这话在之前说,许是李氏还会脸红尴尬,可如今她只有苦笑一声,“嫂子,这话以后莫要再说了,现在我只想好好守着孩子们过。”

陈婶子也知道李氏这是被伤的狠了,叹口气,心里觉得怪可惜的。想到前些时候那些嘴碎的婆娘对崔家跟李氏的糟践,又觉得李氏当真不容易是个可怜见的,心里越发的同情她了。

送走了李氏,陈婶子进屋跟陈婆婆说起了刚刚的话。陈婆婆也直说李氏命苦,最后还叫了陈二狗进屋来说道叶柴胡的事儿。

一家人商量来商量去的,还是决定先干着,若是有一天李氏一家子在镇上待不下去了,或是生活没了着落。他们再把这生意还回去......

刚开始陈婆婆还有些不乐意,可听儿子说道崔家虎子是个出息的,全村唯一一个读书识字儿的,哪里愁着日后没个出息。等以后甭管崔虎子能不能考个大老爷,至少做账房或是教书先生也足够了,到时候但凡他能拉扯一把自家孙子,孙子就不愁没有好活计

叶柴胡的事儿算是定下来了,第二日一早陈婶子就来跟李氏学了炮制的法子。瞧着陈婶子掌握的差不多了,李氏就带了三妮拿了昨儿玉娘给准备的点心白糖去了一趟里正家里,然后又去临近几家走了走,让人家帮忙看着点院墙。

这事儿都是小事儿,得了好处的人家自然连连点头应下。

里正没想到出了那事儿以后,李氏会一声不吭的就抛下家里的一摊子搬走,当时他心里又是觉得李氏太过拿捏矫情了,一时又觉得刘大壮家婆娘太能惹事儿了。脸色几经变换,最终也只得嘱托李氏得了空多回来,怎么说陈河沟也是根呢。

其实倒不是里正舍不得崔家这门孤寡,也不是看重了他们的生意。只是觉得崔虎子读书的这半年里,可是有了不小的变化,每次回来都文绉绉的,可比村里的假秀才还有股子读书人的样子。他做了一辈子里正,看人准当的很,这孩子迟早得有出息。

原本还想着日后村里出个秀才或者举人,他这当里正的也能被高看。谁知道他想的挺好,却在王英两口子身上栽了......想到这里,里正就愈发的不待见那两人了。

等到李氏带了三妮坐着昨儿定好的牛车走了的时候,村里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有人传出消息,说崔家烧炭的小作坊停了,院子里外都锁了,家里的鸡鸭跟看门的黑狗也被带走了。而且日后叶柴胡换成了陈二狗家收,大伙儿才知道李氏这是要带了一家人离开陈河沟呢。

先不说外人多少都羡慕陈二狗家,或是懊悔当初没跟崔家打好关系。便是那些本来在崔家作坊干活儿的人,这会儿可就都怨恨上刘大壮跟王英了。

他们原本做工做的好好的,就算活儿少了,崔家也从来没短过他们的工钱,有时候还能预支工钱应急。这般离家近,能省钱还能照应家里老小的好的差事儿,别处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偏生的就毁在了那些吃饱了闲的没事儿干的娘们身上,这怎么可能让他们不记恨?

于是在李氏跟崔玉不知道的情况下,村里不少人见着刘大壮跟王英都会啐一口吐沫,或者离得远远的。尤其是被家里男人骂咧过的那些长舌妇,更是迁怒的觉得自己被婆家骂都是王英的错。

怎么说呢,就好像人性中丑陋的一面,总想着凡事儿都是别人的错。就算她参与了,也不过是被人撺掇的。

所以虽然刘大壮跟王英没有被赶出村子,但也算是被孤立起来了,日子过得可比往日里艰难多了。一家子独来独往的,真就成了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