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2)

却说赵家这边,迎亲前一日就开始忙和起来。先是寻了村里的大辈儿当管事儿,周氏又带了新出锅的馒头一家家走着去打招呼。这种娶亲的大喜事儿,只让赵二石出面通知,只怕会引了别人家的笑话。

这不,还没到当天呢,赵家院子外头可就支上了两口大锅,灶房里也紧紧恰恰的放满了新买的米面跟猪肉。村里的杨大娘跟梅嫂子帮衬着张罗了新房的布置,就连着安床都寻了全福婶子弄好了。

大伙儿看着赵二石流水儿似得购置物件,丝毫不见心疼,说起新媳妇来也是憨厚的笑的满意,其中不少人就有些眼热了。其中就包括之前跟赵二石说过亲,却没成的赵昌方两口子。

说起来也是早些时候的话了,赵昌方家有三儿子一个闺女,大儿子跟老二都成了家也有了娃,倒是不用他们惦记。可老三脚上有点毛病,所以一直没寻到合适的。而他们那个闺女行为有些不检点眼界又高,看不起村里的大小伙子们,自个寻了个卖货郎明里暗里的勾搭着。可后来成亲没多久,就被人发现不安分的红杏出墙了,卖货郎也不是什么好人物,打了一顿就把人休了。

后来赵昌方两口子就琢磨着要说给赵二石,左右一个村的,他们也不嫌弃赵家穷还带了孩子。掐碰上赵大石被劫匪要了命,赵家大媳妇也成了寡/妇,所以他们又生了换亲的年头。就是把闺女嫁给赵二石,让自家儿子娶了赵家大媳妇。

谁知道亲没说成,把赵家大媳妇惊的早产了,还差点把周氏气昏过去。就那么着赵二石可是直接提着赵昌方给丢出了门,接着两家就结了仇。

要不这么些年,两家别说是来往了,见了面都恨不得往对方脸上吐两口唾沫呢。而赵昌方两口子心里也不是什么坦荡的,对着谁说都是要看着赵家闹笑话,看赵二石怎么着孤寡一辈子临老都没个人给他养老。

前些日子听说赵家定了崔家闺女,差点没把他们怄死。嘴上说的话,可也就不再积德了。而赵昌方家的闺女赵秀荣那心里也开始不是滋味了,尤其是听说赵二石下的聘礼聘金,又看到他的布置之后,愈发的怨恨爹娘当初没说成那门亲事。

赵家的小儿子也不是个成性的,打小因为脚伤有毛病就不干活儿,好吃懒做脾性还大。长大了以后又因为大哥二哥娶了媳妇成了家,心里更加不平衡,动不动就在家里闹腾一番。

后来去镇上当学徒,又学会了嫖赌,还偷过镇上人家的物件去卖。如今也是实在没法子了,赵昌方两口子才又养起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也好在他们两口子还能干,只让老三跟着他们吃住。私底下也会给另外俩儿子拿些吃的,所以老大老二两家倒也没有过多的怨言。

赵昌方家媳妇每次从赵家门前过,都能闻到一股子肉香味,所以几次也想厚着脸皮去打着帮忙的旗子寻摸点好东西。可架不住有些眼尖心明的人知道两家的那点事儿,尤其是跟杨大娘一块管着灶房的刘大菊,每次见了她都不冷不热的盯着。

反正帮忙可以,刷锅洗碗烧火,可要是想借机拿点东西出门,那是门都没有的。

刘大菊的性格本来就爽利,因着大小在后娘手底下讨生活,所以又带了些泼辣劲儿。当初之所以嫁到赵家村,也算是被后娘半说亲半骗的卖过来的。好在婆婆杨氏是个心善热切的,一直对她不错,哪怕是儿子没了以后也没赶她回娘家。

有了这么个能说能干的人看管着,赵昌方家媳妇再怎么脸皮厚,也有些禁不住了。没去逛荡两天,可就再没见过踪影了。当然,背地里咒骂也是少不了的。

村里人家过喜事儿,一般村里各家各户都会抽人来帮忙的。恰好这时候也不是农忙时节,所以大伙儿连带着搭手又混着说些打屁玩闹的话,就把酒席的事儿张罗起来了。

而崔家这边,不少人家的妇人也都会或真心或只是为了面上好看的来崔家歇会儿了。有些亲近的人家,也会拿了家里蒸的干粮或者馒头去凑个喜庆。

等晚上时候,李氏让虎子带了三妮回屋,自个则扯了崔玉进了厢房。本来还以为又要说嫁妆跟银钱事儿的崔玉,刚坐稳就被李氏那句男女炕上的事儿唬的一愣。

李氏见状以为自家闺女听不懂,直接低声细细说起来。许也是觉得有些羞人,她索性就直接说,赶明儿晚上你脱了衣裳就别动了,忍一忍就过去了。

崔玉这会儿脸色可是好看的紧,打死她都没想到李氏说了近半个时辰夫妻间那回事儿。这要是画在纸上,只怕就是活春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