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军营阵四角的四司骑兵,各自分出一队上马,不紧不慢地向北行来。</p>
徐勇看着那些战马,眼红极了。</p>
离这么远,他也看不出蒙古马还是伊犁马,甚至也分辨不出高低大小,他能看见就是数量。</p>
他一个营的战马不到六百、算上驮马挽马才能凑出九百骑兵,人家静坐在营阵四角的四个骑兵司明显隶属一个营。</p>
再加上营内的军队,四千多人,就有战马驴骡五千多匹。</p>
这还不算前边打仗的消耗。</p>
其实这也是机灵的左良玉愿意打这场仗的根本原因。</p>
他们都很眼红元帅府的后勤力量。</p>
击败这个营,左镇四营的机动能力和粮草储备都能上一个台阶。</p>
要不然左良玉早走了。</p>
在这耗个屁。</p>
四个小队的游兵营骑兵走的不快,却席卷烟尘,闹出浩浩荡荡的动静。</p>
徐勇在己方军阵前端着望远镜看向靠近战场的元帅军骑兵,回过头道:“再准备二百骑,另外告诉前面的人小心,敌骑不好对付。”</p>
他早就知道敌骑当中有不少蒙古兵,早前心中多有轻视,但这会一看,刘承宗的军队练骑兵是有一套的。</p>
有轻视很正常。</p>
刘承宗手下有个甘肃降将叫李昌龄,现在官居兵部团练官,是个只有一只眼的独眼龙。</p>
他过去曾以甘肃总兵杨嘉谟的标营都司身份,逢着当年还是海寇的火落赤诸子北寇甘肃,打了一场很漂亮的仗。</p>
胜利的代价就是李昌龄的右眼。</p>
也只有这个代价,仅此而已。</p>
火落赤部骑兵箭发如雨,精准射术令甘肃明军记忆犹新,阵前官兵人人身中数箭。</p>
但一个没死,整场战斗就没有一根箭能透过甲胄。</p>
只有李昌龄,作为坐营都司,冒着箭雨抬头观察敌军进攻方向,结果刚抬头就被射中右眼——铜制锻打箭头。</p>
蒙古兵的射术精湛,但武装废弛到这个程度,怎么会不被轻视呢?</p>
但此时徐勇看见的敌骑,显然不是那种连装备都不行的乌合之众。</p>
四个五十骑的小队,在行进中非常安静,只有哒哒的马蹄声成片响起,但走得并不快。</p>
他们在按辔徐行中变换队形,四队人马先是以纵队前行,分为两组,每组前队破缝、后队插缝,变成两个大队。</p>
两个大队又再度前队破缝、后队插缝,变成一个有两百名骑兵的方阵。</p>
随后方阵分开,又重新变成四骑一组的海子阵,让徐勇忍不住笑出了声。</p>
不是嘲笑,元帅军骑兵的变阵非常熟练、行进间沉稳老练并不急躁,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对手。</p>
只是这个组合也是真的让徐勇觉得很好笑,明明是一支明军式的骑兵队,却让他恍然间看见了几百年前的蒙古兵团。</p>
海子阵,就是成吉思汗的成名阵法。</p>
核心思想是骑兵宜散不宜聚,便于控制战场、增加战阵宽度,让骑兵以更小的部队,像草原上分散的湖泊也就是海子的模样,向敌军逼近。</p>
变阵在千步之内完成,这个时候徐勇端着望远镜已经能分辨敌骑的构成了。</p>
这些四骑小队,四个人的装束都不相同。</p>
有两个骑兵一看就是汉军,钵胄、赤色布面甲,一人执旗矛或长刀、一人端鸟铳或三眼铳,腰上都悬雁翎刀和金瓜锤,马上都挂弓囊箭壶。</p>
另外两骑一看就是蒙古兵,一个披锁子甲,携一长两短三根长矛,马背负弓箭;一个穿皮袄皮帽或镶铁皮甲,持强弓负大箭,马鞍子侧边还用钩环挂了杆钩镰短枪。</p>
阵势、排布、铠甲都没啥问题。</p>
徐勇对骑兵格斗放心了。</p>
主要是刘承宗的军队总会弄出点奇奇怪怪的玩意,但现在看来,元帅府的骑兵还是一支非常传统的部队。</p>
在元帅军骑兵展开的同时,战场上的左镇骑兵虽然少了点,但也跟着展开战斗队形,他们是营伍制度,不必像元帅军那样变阵打散重编,直接用最小编制就能作战,有很大优势。</p>
明军骑兵五骑一排,有人将雁翎刀靠在右肩,迎着元帅军骑兵按辔徐行,也有骑兵在左臂盘着火绳,给三眼铳或鸟铳装填弹药。</p>
更有骑兵一手提战弓攥缰绳,一手在身后马臀挂着的箭壶里整理粗长羽箭,为一支支装备不同类型箭簇的羽箭在箭壶中排好次序。</p>
而在西北的左镇大营,二百增援骑兵正在奔赴战场。</p>
这种优势,让坐镇大营外观察战场的徐勇悬着的心落了下来,甚至有了闲情逸致,看着望远镜里带着决绝的元帅军骑兵,不禁发出感叹:“真是好骑兵啊,可惜是叛军。”</p>
虽然南边的元帅军营地正在加紧挖掘壕沟,但是在更远的战场外围,坐镇三营正在散开移动,即将对他们完成合围。</p>
如此局面,决定了出营争利的元帅军骑兵,十有八九都要死在战场上。</p>
这跟他们能不能打、是不是好骑兵没关系,而在于他们无法控制战场。</p>
整个战场都被明军控制了,这在明军与元帅军对阵多年的历史上,极为罕见。</p>
他们一旦负伤落马,无法快速得到医治,人便很难存活下来。</p>
战场是生死存亡之地,没有傻子。</p>
徐勇相信那些义无反顾的骑兵知道自己的命运,他们只是相信自己拖延的时间,能等待来一些什么东西。</p>
正如左良玉和徐勇等人,也都知道刘承宗大军在侧,但还是来打一仗。</p>
也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在敌军的支援到来前,碾碎这个固执的军阵。</p>
就在这时,战场上传来此起彼伏的枪声,骑兵交火了。</p>
徐勇闭起眼睛,侧耳倾听,这种场景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出现了无数次,哪怕闭起眼睛也能通过声音判断局势的变化。</p>
先是鸟铳的闷声,在最远的距离向敌骑开火,随后两军接近,是三眼铳连续不断的砰砰声响起,然后大多数骑兵会放弃威力巨大但难以再度装填的火枪,转而取用弓箭迎……徐勇疑惑地睁开眼睛。</p>
怎么还他妈有火枪声?</p>
两军骑兵确实在初次交锋中都用火枪对敌骑造成不少伤亡,明军也确实大部分放弃了火枪,转而用弓箭与雁翎刀迎敌。</p>
但元帅军骑兵并没有。</p>
火枪依然在混乱的战场上放响,不少骑兵根本就没加入混战,转而以马匹在战场外围盘旋射击,并在射击后快速完成装填,再度射击。</p>
徐勇只是看了一眼,就愤怒地扔下望远镜,气急败坏地骂道:“谁他妈把擎电铳给他们了!”</p>
(/91820/91820821/816302526.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