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深藏不露”的刘琅(2 / 2)

那么刘琅现在真正学到什么东西了呢?

可以说,他和鲍勃等同学坐在一起上课就是一种“痛苦”,一种高中生和一帮小学生在一起上课的痛苦。

而斯坦福大学研究生的课程还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全部是由教授来安排课程,有的教授还写一写教案之类的东西,有的教授干脆就什么都没有,比如克莱尔教授,他上课旁边就放着一杯水,所有的知识都在他脑袋里面,根本不用写在纸上加强记忆。

为了表现出自己比别人强不太多,刘琅只能忍着,除了上课外还在图书馆借了不少书籍,尤其是已经发表的博士论文,这些论文的价值非常高,通过文章可以学习到很多当今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刘琅在美国学习的这段时间也关心着国内,华夏大学终于在十月份攻克了车床、磨床和铣床三种机床的技术难关,现在完全可以复制出来,或许有人说这算什么?不就是仿制吗?而且仿制的还是德国三流的设备。

没错,这的确是仿制,但要知道,仿制出的机床比原来的机床在价格方面要低百分之三十,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当然,华夏大学不会只因为价格低去仿制对方,那是最低端的做法。

当初刘琅和熊怀志教授两人的打算是通过仿制培养出一批人才来,让他们学到西方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工业培养人才。

国家工业水平低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就是这么多年来没有跟上国际发展的大势,发达国家现在已经是第二代工业水平了,其标志就是电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国内还是一直都处在低端水平,绝大多数设备还都是建国时从苏联买的,技术早已经过时。

在六十年代国家的工业也曾经有过不小的提升,如果始终发展下去,到今天或许比不了发达国家,但整体实力也不会太低,起码在世界上能排在三流水平。

可在十年动乱期间,国家刚刚建立起工业体系都被摧毁了,大量设备遭到破坏不说,刚刚培养起的工业人才也被赶出来了工厂和校园。

十年,整整一代人就这么荒废了,以至于改革开放之初熊怀志这些新中国第一代工业人才还在奋斗。

设备再好,也是人才制造出来的,没有人才,就算人家把设备给你也用不了,这一点刘琅清清楚楚,所以华夏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才,通过仿制一些西方低端设备积累经验和技术。

掌握了这些技术后,他们就熟悉西方机械工业体系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不断提高,那未来就可以建立起国家自己的工业体系了。

这才是刘琅和华夏大学的目的。

现在看来,这种仿制西方机械的方法是最快的,也是最有效果的,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有三十多人参与了这个项目,还有不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他们在熊怀志和一帮老教授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任务,自身也飞速成长,就如熊怀志给刘琅的信中所说:这些人将成为国家第二代工业人才,将担负起国家工业振兴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