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2 / 2)

再早熟懂事,毕竟也还只是个八岁的孩子。

季菀拉过她的小手,柔声道:“又不是不回来了。只是让你去给二公主做伴读,每天都可以回家的。”

音姐儿咬着唇,没说话,眼眶却已经红了。

季菀搂过她,轻声道:“阿音,你还小,很多事情大底还不懂。送你入宫,也是为你将来考虑。你总不能…一辈子都呆在我身边的。”

最后一句话,太过残忍。但,却是事实。

音姐儿哭了。

她抽噎着趴在季菀怀里,哭得泣不成声。

“我知道,这世上,三伯母最疼我,我都知道…我也知道,娘不喜欢我,以前不喜欢,现在不喜欢,以后也不会喜欢我…”

说到伤心处,她哭得更大声了。

“我和妹妹,她都不喜欢。”

她哭得肩膀颤抖,抽噎不止。

季菀拍拍她的肩,却不知该说什么来安慰这个可怜的孩子。

音姐儿一直哭,将她多年来努力压抑的委屈,全都哭了出来。季菀什么也没说,就让她哭。等她哭完了,抽噎着停下来,再给她擦眼泪。

“我去皇宫。”

她嗓子哭哑了,声音却坚定。

季菀看着她通红含泪的眼眶,十分心疼,重新将她揽入怀中。

下午季菀便去了四房,找吕氏。

“入宫给公主做伴读?”

吕氏直接被这个天大的恩赐给砸得懵了,不可置信的看着季菀,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你没听错。”

季菀神色淡淡,“皇后提出来的,我已应下,特意来与你说一声,明日便将音姐儿送进宫去。”

她语气自然不会多好。事实上若非看在吕氏是音姐儿的亲娘的份儿上,季菀都懒得搭理她。

吕氏在她面前向来毫无底气,“曦姐儿才是三嫂的亲生女儿,如此殊荣,为何给了音姐儿?”

到现在,吕氏仍旧不敢相信,女儿有那么好的福气,得以入宫做二公主的伴读。

“你觉得那是无上殊荣,可音姐儿却万分不舍。”季菀语气里些许嘲讽,“你自己生的女儿,你却从不了解她。”

吕氏面上讪讪的,说不出话来。

季菀喝了口茶,道:“四弟妹,音姐儿总归是你的女儿,我对她再好,也不是她亲娘。以后,她还是要回到你身边的。便是将来嫁了人,你和四弟才是她至亲的娘家人。她去给二公主做伴读,将来也无需你过多操心了。倒是嫣姐儿,也一岁多了。咱们妯娌一场,我便多说两句。不要因为个人得失或者那些所谓的苦衷委屈,便迁怒到孩子身上。你既生了她,就该对她负责。音姐儿刚来我那的时候,沉默寡言,敏感自闭。作为母亲,你应该也不希望嫣姐儿长大后也如此。”

吕氏无言以对。

前年年底,她丈夫的另一个小妾又生了个儿子,就比嫣姐儿小几个月。婆母对那孩子很是喜欢,渐渐的对嫣姐儿就不如一开始那般上心了。大多时候,都是丢给乳娘丫鬟在照顾。府里那么多孩子,每每嬉笑打闹的时候,唯有嫣姐儿显得格格不入。

“我言尽于此,希望你多加考虑。”

季菀说完便起身走了。

晚上她带着几个孩子去落梅居给婆母请安,说了此事。

安国公夫人看了眼音姐儿,“这样也好。音姐儿现在也大了,也是该出去见见世面。将来…”

后面的话,她没说,季菀却已明白。

皇宫里规矩多,一言一行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音姐儿素来都很有分寸,这一点季菀并不担心,唯独担心宫里那些个心高气傲的贵人们看不起她,给她气受。皇宫又是那么个危险的地方,时刻都要惊醒着。于是她叫来儿子,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好好护着音姐儿。

行哥儿拍着胸脯保证道:“娘,您放心吧,我会保护好妹妹的。”

季菀莞尔。

“也要保护好自己。”

行哥儿笑出两颗牙齿,“知道。”

第二天,她就将音姐儿送去了皇宫,临走的时候蹲下来,对音姐儿说道:“阿音,宫里不比在家中,人多口杂,规矩也多。你记着,你是来给二公主做伴读的,多看多学,不该管的闲事不要管,也不要乱说话。皇子公主们虽然娇贵,但也是要遵循礼仪规矩的。只要你不出错,不得罪人,他们也不会找你麻烦。当然,如果受了什么委屈,也不要憋在心里,回来告诉我,或者告诉哥哥,知道吗?”

音姐儿用力点头。

“好。”

季菀又摸摸她的头,“别怕,我会时常来看你的。”

音姐儿脸上多了些笑容,“嗯。”

该说的都说了,季菀这才离开。

“也难为你,为了音姐儿这般煞费苦心。”

窦氏叹一声,“她亲娘都没你这么上心。”

“话也不能这么说。她虽不是我生的,但在我身边养了五年,和亲生的也差不多了。”季菀笑笑,“皇后娘娘宽慈施恩,是音姐儿的福气。”

“皇后娘娘还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会将此殊荣给与音姐儿的。”窦氏心中门儿清,“这京中世家贵女那么多,皇后娘娘有心挑选一个出来给二公主做伴读,多的是人愿意。也就是看在你用心待音姐儿,皇后娘娘才对她额外看重一些。否则,如此殊荣,哪里轮到的音姐儿?你这般待她,但愿她能记得你这份恩情。别跟她娘一样…”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微微皱眉,没再说下去。

关于‘抛弃’音姐儿这件事,她们这些个妯娌劝过无数次,吕氏充耳不闻。毕竟是人家家务事,旁人纵然再不平,也不宜干涉太多。

“对了,今天早上我去给祖母请安,看见她带着嫣姐儿。”窦氏嘴角掀起淡淡嘲讽,“不知道是真的迷途知返,还是因为女儿有了出息,让她颇觉颜面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