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善继“夺回”汉城之后不久,宋庆与依克唐阿所率的主力部队也跟着南下进驻汉城,令汉城清军的总兵力猛增到了近3万人。
虽然战线大幅向前推进,但因为清军的补给全靠海运,而汉城旁边有仁川这个朝鲜第一大港,因此大军的后勤供应反而比之前在平壤的时候更加充足。
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又因为日军的不战而退生出了小觑之心,宋庆与依克唐阿都难免有些求功心切,于是汉城清军没有修整多久便大举南下、想要消灭朝鲜南部的日军、彻底解决朝鲜战事。
进军初期还算顺利,清军没费多大力气就将朝鲜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全罗道的几个主要城市都拿了下来,但是挥军东进杀入了朝鲜庆尚道之后,不再有邻近的港口可用,清军后勤补给的优势荡然无存,不擅白刃战的缺陷因此完全暴露了出来。
而更糟的是,此时釜山日军已经补充了大量兵员,总兵力猛增到4万多人,是清军的两倍都多,而由于情报的严重不足,宋庆与依克唐阿对此一无所知,结果一头就撞到了铁板上......
短短几天之内,清军就被打得全线崩溃,若非山地丘陵地形破碎不利于追击、若非被派去押运粮草(宋庆和依克唐阿都不想让高善继再立大功了)的高善继及时带兵接应,这支入朝清军的主力搞不好就要全军覆没了。
而就算这样,清军仍然遭受了自甲午战争开始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回到汉城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已经只剩12000多了,还不到南下之前的一半,怎一个惨字了得......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清军南下也并非完全没有积极意义,若非他们在进军过程中顺便扫平了沿途那些在公州之战后蜂起的朝鲜(亲日)伪军,不久前遭到了空前重创的东学党起义军恐怕根本就没机会缓过气来。
吃一堑长一智,了解到日军强大的战斗力之后,全琫准明智地放弃了与其正面决战的想法,而以小股部队频繁袭扰的游击战术给侵朝日军制造麻烦,这对日军的陆路补给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对日军来说,大败清军主力虽然值得欣喜,但因为是野战获胜,日军缴获到的补给物资相对有限,而且交战地点距离汉城很远,如果想要打回汉城,陆上补给线仍然过长,不将东学党起义军剿灭干净,到时候老问题又会出现。甚至即使只是对付全罗道的东学党起义军,也同样会面临补给困难的问题。
更麻烦的是,缓过气来的起义军变得比之前更加狡猾,就算日军现在兵力大增,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将这个心腹大患彻底解决,因此,恐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军都不可能再次杀回汉城了......
而另一方面,损失惨重的清军也没有了再次发动攻势的实力与勇气,因此朝鲜战场上一时间陷入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