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皇帝的这一番心思算是白费了。
但自己能说自己不在乎吗?
当然不能,不但不能,还要装作很失落的样子,配合这皇帝演戏。
“时候不早了,您要是无事的话臣就先告退了!”
姬松显得有些不耐,一副强忍着‘怒气’的样子随意拱手后就转身离去。
直到走出朱雀门,他回头看了眼高大巍峨的城墙,毫无犹豫地渐渐走远!
姬松走后长孙一直在发呆,直到皇帝到来都没有发现!
“你怎么了?那小子还真生气了?”
李世民坐在一旁喝着茶,一副感兴趣的样子,让醒过来的长孙很是不爽!
“您到是自在了,却让我来当这个恶人?这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怕是早已心灰意冷,也就是这小子没什么大的野心,不然明日就能看到他的辞官的奏章!”
“到时候看你怎么收场!”
李世民也无奈道“那你让朕怎么办?武臣这边能镇住场子的数来数去也就这小子了,要是派其他人去,估计不到一月就得撂挑子。那些个混蛋没一个省油的灯,硬的不行,软的还不会?有时候软刀子才是杀人不见血的好手段。”
“既然他归于武臣,再让他去文臣那边,到时候不管那方都容不下他,那时候才叫难受!”
“好了,那小子你还不了解?过段时间就好了!”
长孙翻个白眼,也不搭理他,自个喝着茶!
李世民讨个没趣,但不太在意,享受着午后阳光,惬意的很!
转眼年半年过去,这段时间发生了不少事,在官场上更是引起不小的动荡。但在各方协调下,并没有出现什么大事,地方上在知道事不可为后也都努力去适应新的时局变化。
对应武英阁的成立,内政方面削减了三省的一些职权,成立了麒麟阁,阁首被称之为麒麟阁大学士,由房玄龄担任,两位副手分别是杜如晦和褚遂良,成员称呼为学士,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人数七到九人不等。
这一番变化可谓是眼花缭乱,各方都在打听其中细节。但最后得到的消息都是皇帝有感朝政繁重,这才成为麒麟阁和武英阁分担压力。
这对朝臣来说是好事,说明他们在治理朝政上的权利扩大了,但与之前相比,在军权上却说不上话了。最后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只能等时间的考验了。
武官这边问题不大,他们本来就是被打压的对象,但现在摇身一变却自个当家做主了。在皇帝之下只听命于武英阁的调遣,中层以下军官基本上不用和文官打交道。
文官这边开始时意见很大,认为皇帝偏向武将,在朝堂吵的不可开交。武臣们因为得了实惠,也不敢太过分,有时候还能装聋做哑,当做没听到。
姬松根本就是一句话都不说,被人问起就说一切听陛下的,让很多人恨得牙痒痒,却毫无办法。
最后在双方协商上,在长安分出了一些军权听命于麒麟阁,也算是平衡和双方在京城的势力,这才让文官们闭嘴!
但不管是那方都明白,名义上是听命于他们,但只要皇帝一份圣旨就能瞬间让所有人倒戈。没有皇命,谁敢调动下军队试试?
朝堂上一变,地方上也要相应而变。
地方上奏章首先交由麒麟阁审阅,然后给出意见报于皇帝。皇帝批复后交由三省分派,六部具体施行。
虽然繁琐了不少,但也确保了失误的概率大大减少。并且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由皇帝和麒麟阁成员商议后可直接下发圣旨,无需经过繁杂的程序。
所有人都知道,三省的存在意义已经不大了,之所以不曾裁撤不过是照顾三省老人的情绪罢了。将来新君继位怕是第一个就要拿三省立威了。
并且为了更好的处理朝政,皇帝特许麒麟阁建立内政司。就是将之前的御史归如内政司,监察四方,纠察不法,直接向麒麟阁和皇帝负责。
于是,大唐的监察系统从此形成了三方鼎力的局面。百骑司归于皇帝直辖,只对皇帝负责,用于监察百官。
武英阁的军情司只要外和军队内的监察,内政司则是监察地方百官和国内情报。三方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必要时可联合出动。
这就是相比于后世明朝的东西二厂和锦衣卫的格局了,算是给百官头上加上了紧箍咒,不能像以前那么惬意了。
并且三司之间只在自己框架内升迁,不会被调往其他部门,除非皇帝特许!
这样也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情报部门的纯粹性,不被外界势力所影响。
变化很大,可以说自大唐建立以来机构变化最大的一次。这也就是李世民这位皇帝在,后世之君想要做这么大的动作根本不可能!
朝堂的监察系统彻底完善,国内有内政司监察,外有军情司刺探情报,上面还有皇帝的百骑司监察一切。
所有人都在熟悉新的变化,不能适应的早晚会被淘汰,这不是自下而上的变革,而是自上而下的彻底变动。
皇帝,宰相,军方大老都同意的情况下,地方上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随着世家大族被吸引至海外,这次的变革他们就算有意见也力不从心了。要是惹恼的皇帝和百官,一封圣旨就能让他们所有努力付之东流。
这日,姬松罕见地来到武英阁。
正在处理事务的李靖看到姬松一愣,没好气道“你小子还知道来这里?这都大半年了,一次都没见着你人,上次陛下还问起来着,要不是老夫给你说了几句好话,有你好受的。”
姬松不以为意,找个地方自个坐下,喝着茶,叹道“你说我容易吗?军情司是那么好建立的?这半年时间累的我都快虚脱了,陛下好意思找我麻烦?”
说起军情司李靖来了精神,拉着姬松就开始讲起了自己这方面的经验。还别说,确是有点东西,姬松一时间也听得入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