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看热闹的场面就更多了。还记得张乐平画三毛在地上寻找一根丢失的针,竟围来了大批人看究竟,开始是一个两个,最后是一大群;当你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哪里有邻里吵架、偷鸡摸狗之类的事发生,那里一定有人群围观,那怕是歹徒行凶,小偷动手,该围观的照样围观。不难看出,"看热闹”也是道德和社会风尚层面的一种反映。
如此种种,我们不免要问一问,为什么中国人爱看热闹?我想可能有这样的一些原因:
一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空间不大。这空间首先是物理的,其次是心理的。设想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度,三、四公里不见几户人家,想热闹也热闹不起来。空间一小,上了街恨不得裤裆里都能挤上人,别人的事情你不想关心,也会爬到你耳朵里去,久而久之也热衷于去打听了;
其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国民性决定的。我们人人都习惯于归属一个“单位”,骨子里有一种“被管”的习性,逢人可以先不问姓名,单位不可不问,甚至一天没人管,心里空落落的。久而久之养成一种等待安排的习惯,独立思维和行动少了许多,觉得凡事都有人来管,别人身上发生的事亦自有人去管,我只需看看就行了。所以,国人的看热闹并不是为了作什么社会调查,也不是为了帮助解决矛盾,而是单纯的“看”,谓之“隔岸观火”是也;
三是传统伦理中缺乏对个体尊严的尊重。看热闹的本质是围观者侵蚀被围观者的尊严,是一种更大范围的隐私大暴露。即便是死刑犯,也应该具有在他生命最后一刻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对待社会中的一般人就更应该如此了。
作为在市政府办公楼上班的这些人,他们本不该在这里看热闹的,而是应该主动出去劝说外面的那些人离开。但是他们没有,完全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仅仅是在这里看热闹罢了。也正因为如此,我心里才会对这些人不客气。
我出了市政府的大楼,眼前是一大片乱哄哄的人群......
市政府办公大楼的外面,黑压压的一片人。他们三个一群、四个一伍地在政府大楼的外边集聚着。我出去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曾注意到我。
我看着眼前的这种状况,心里暗暗着急。其实这些人有组织的话反倒好些,像这样乱哄哄的,很可能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这样的话做起工作来难度就更大了。
我侧身去对秘书小徐说了一句:“去给我搬一张凳子来。快点。”
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还是很快地跑进去了。不一会儿他就搬了一张木凳来,我皱了一下眉,不过还是随即就站到了这张木凳上去。
当我站到木凳上的时候,我前面的这些人才注意到了我,他们即刻就在看着我,然后就有人在议论,“这就是冯市长吧?”
我朝他们微笑了一下,随即就去扫视了眼前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市政府外边的空地上全部是人,我忽然意识到自己手上少了一样工具。而就在这时候秘书小徐就给我拿来了一个手持喇叭,我嘉许地看了他一眼,随即打开手上喇叭的音乐......所有的人顿时就朝正站在木凳上的我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