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店,不知道是早有约定还是他们幕后的主人早有计策,反正在当时读书人的笔记中就记载着,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的书店同时下架四书五经,转而贩卖游记、杂文、历代科举的试卷内容,反正什么乱七八糟的书籍都卖,就是不卖四书五经。
这几百年的时光下来,市面上能够找到的,都是缺胳膊断腿的四书五经,绝对找不到完整的四书五经。
不是没有人想要把完整的四书五经给印出来贩卖,但结果都是一场大火连人带书的被烧成灰烬,几次下来后,就没有那个傻蛋会如此做了。
所以说,别看大陈朝对读书人非常优待,好像只要读书考取功名就能得到一切,好像所有的文人都支持教化的样子,其实现在的大陈朝跟上古时代一样,知识都是只掌握在极少部分人手中的。
当然,不会真的和古代一样,知识全都掌握在贵族手中,毕竟已经有数千年公开教化世人的场景出现,所以知识还是传播得蛮广的。
但传授其他知识没有问题,想要获得可以通过科举的知识,却真真正正的掌握在一票拥有功名身份的家族身上。
这些家族无一例外的想要通过这样的方法,把获取功名的资料一直在自己亲近的圈子里传递下去。
在那位老秀才来过一次,并且把完整的四书五经一史的书籍拿给张仲军抄录后,原本很是拍着胸口保证给张仲军找其他秀才来指导的杨兆飞,很快就蔫了,见到张仲军都躲躲闪闪的。
张仲军又不是笨蛋,见到没有第二个具备秀才功名的人前来考核功课,哪儿不知道,紫金县的秀才因为某种缘故,不愿意搭理张仲军,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来。
张仲军对此,只好无奈地耸肩,自己开始背起书籍来。
不过这边没人教导了,风武堂那边却派人送来了一封原紫金县舵主陈毅峰的信。打开一看,陈毅峰只在信中抱歉了一下,风武堂的秀才没法离开总堂,所以没法前来指点张仲军。不过却在信中点明了科举的要求。
秀才试,靠的是记忆力和笔力。笔力方面要求不高,文字端正大小一致就行。而记忆力则是牢记四书五经一史的内容就行。
因为秀才试的内容考核全都是填空题,题目都是四书五经一史中某段文字挑出来,然后断头断尾断中间,只要把四书五经一史背得滚瓜烂熟,那就毫无问题的可以通过秀才试。至于能否成为秀才,那就真的是靠运气,看府城的学正怎么挑,同样也看你的成绩是不是最好。
而举人试呢,首先是要有秀才资格才能参与。到了举人试的时候,该省的所有秀才都集中在省城进行考试。然后按照籍贯,一府一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