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本土:教育(1 / 2)

清查统计工作中遭遇到了干部数量严重不足的困境。其实这并不是执委会和政务院到此时才发现这个问题,事实上早在国家成立的那一刻,教育部就提议建立一所旨在培养行政干部的专门学校。

执委会当时批准了这个提案,而这所被命名为“大鱼河青年干部专门学校”的政治类学校也在1634年元月就在大鱼河南岸建立了起来。学校学制为三年,专门培养各个部门急需的管理类干部,同时也为现阶段村级以上干部提供短期进修培训,以提高此类干部的业务素质,使其更能领会zhongyāng的政策和意图。

今年上半年,第一批干部已经毕业,这批年轻人被分入了各个行政部门,大大缓解了各单位人手紧缺的现状。不过考虑到目前全国已经突破两万大关的总人口数量,这一批几十名干部的数量撒下去以后也就能够勉强维持各部门正常运转的。要是再进行诸如全国财产清查之类的大型行动,这人手短缺的状况就一下子暴露出来了。

不过好在明年还有第二批约三四十名干部毕业,到时候应该能够稍稍缓解如今的窘境了。

行政干部的培养如此,执委会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就更不遗余力了。目前全国性的科研机构就一家,即华夏东岸共和国自然科学研究院。这座研究及教学机构集中了穿越众中不少前中学教师及一些某方面有特长的研究人员,这些人一边按照国家发展的需要尽力复原科技,一边进行教学和交流,培养一些实用科学方面的人才。

比如托里拆利在物理、维维安尼在数学、格罗宁根(兵工厂高级工匠)在数学、弹道学和冶金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他们目前就是各个领域的技术专家。而且穿越众在和他们长期的互相交流之中,对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和不时闪现的智慧火花也极为钦佩。可以说,这些人要不是受限于时代,其成就和个人能力可以完爆自然科学研究院里面的所有穿越众同僚。

除了自然科学研究院这种学术性与理论性的研究机构以外,东岸共和国还建立了一整套旨在培养熟练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体系,其具体表现形式就在于各个厂矿内所设立的职业学校。

这些职业学校的教师一般由各个厂内的穿越众技术人员或者高级工匠充任,有的时候自然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也会前来这些厂进行讲学。学生则全部是该工厂原有的技术工人或者外面新招聘来的工人,这种职业教育在现阶段来说可以算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它为东岸共和国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产业工人。

工人中如果有表现突出或者明显天赋者,还会有机会被推荐到自然科学研究院进行进修与深造,回来后一般就能担任技术管理岗位。这种方式激发了工人们巨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开始抓紧一切时间充实自己,结果就是东岸共和国的产业工人的素质迅速提高。有些原本就是高级工匠的技术人员在经历一轮深造后,其成长度往往是很惊人的。

比如前瑞士铁匠、来自第一机械厂的皮埃尔就凭借自己精湛的手艺和对蒸汽机以及热力学一定的了解,和托里拆利及一帮技术人员通力合作,通过纯手工打制、历时半年时间制造出了第一台加工精度在毫米级的镗床。

这台镗床使用了一台特制的野蛮人-1型蒸汽机作为动力,可以用来加工炮筒和蒸汽机气缸。精度和效率比起以往用的手工镗床来说那是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不但兵工厂镗制炮管的效率大大提高,这蒸汽机气缸的精度也提高了很多。

以前穿越众制造的一些蒸汽机,全靠手工或一些简易的人力、水力机床进行加工。其成本高昂不说,这零部件的精度往往也达不到使用要求。毕竟,手艺好、加工精度高的高级工匠的数量是极少的,大部分普通工匠则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些高级工匠的水平。而且,每个人加工的零件形制往往不一样,做不到完全标准化,也就是说两台蒸汽机的很多零件没法互换,这进一步限制了蒸汽机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