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庄严并不知道的是,这种“扫雷弹”正是许汉源和他的战友们在第一次大扫雷行动中总结出经验,然后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排雷炸药。
在战场上遇到雷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使用“开辟通道”的办法。
开辟通道说起来其实也不复杂,一般使用直列式装药,就是在一根2-3米长的木棍或者木板上绑上TNT炸药,使用拉火雷管点燃后直接人工冲到雷场边,将木棍伸进雷场。
然后炸完一次,后面的工兵小组跟着接上,一路炸过去。
这样可以引爆后的炸药产生巨大的冲击波,能够诱发埋设在地里的地雷。
工兵在炸过的地方用小红旗标注出通道,这样后续部队可以依次通过。
问题是,这种工兵开辟通道的办法在雷场大面积扫雷的情况下并不效率,而且这种操作极其考验实施人员的经验。
由于绑的是TNT块,炸开的时候中心和边缘的压力有所不同,有时候边缘地带的雷并不能引爆,所以往往很不安全,要安全就要多炸几次,一组组上,速度也慢。
总结来说就是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事倍功半。
所以,在第一次大扫雷行动中,目睹这一切的许汉源就开始动起了脑筋。
之后他找到了指挥部的几个军内的高级工程师,一起坐下来谈论这个问题。
谈论中受到了老式的爆破筒的启发,决定搞一款体积小,可连接,能够无限延长的爆破排雷装置。
几经周折,在半年之后,这种可连接式的扫雷弹出现在滇南省的扫雷前线上。
这种“扫雷弹”的效率要比之前的的TNT炸药块工作效率提高十几倍,捆绑一节2米长的直列装药的爆破装置只需要10分钟,而链接这种新式扫雷弹,只需要40秒。
新型扫雷弹一出,大受前线排雷官兵的欢迎。
只是很快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1994年的时候,麻县D79雷场作业区域内。
一个士兵负责设置扫雷弹的时候,不幸出现了事故。
接第一节,没事。接了第二节,也没事……
但是第三节接驳的时候,最前面一节扫雷弹不知戳中了什么东西,发生了爆炸。
随着一声巨响。爆炸炸飞的石头打断了排雷战士的左手中指和无名指,虎口也被炸裂,探雷针飞出七八米外,落在了草丛里。
闻讯赶到后,许汉源和战友们为了搞清楚事故的原因,带着两个兵,穿着防雷和防爆服走进了雷区。
在事发地点处,几人发现了一个碗口大的爆炸坑。
又搜排出了不少的“72”防步兵地雷。根据这个情况判断,许汉源认为当时排雷的士兵在接驳“扫雷弹”的时候,由于弹体本身跟爆破筒一样是长条形,加长的时候要不断朝外延伸,估计是延伸的时候戳到了一颗72式防步兵地雷上,引致了爆炸。
查出原因后,许汉源倒是惊出一身的冷汗。
因为每一截扫雷弹最短也有50厘米,里面的装药是两公斤的“铵梯”炸药。这种炸药爆炸时能产生6000米/秒的爆锋波,一旦被爆炸的地雷引爆了末端的铵梯炸药,那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一截接一截炸上来,操作手别说只是断手指了,尸骨都难存!
从现场回来后,许汉源又对“扫雷弹”进行了一番改进,将扫雷弹的弹体安装上反向拒爆装置。
现在这些排雷队使用的就是已经经过改良的有反向拒爆装置的“扫雷弹”,就算绑上200克的TNT炸药,也无法引爆这种新型扫雷弹。
两个扫雷队的兵穿好防爆服,小心翼翼用防爆毯将两筐地雷慢慢一个个摆上去,然后另外三个则跑出好几十米外,拿着工兵铲和锄头在挖坑。
庄严远远看着,许汉源吩咐不准过去,猎人分队的兵只能远远堵住土路的两端,封闭起来不让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