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张一谋的麻烦(1 / 2)

电影人传奇 青城无忌 1740 字 2022-09-30

王岚西知道许望秋对电影的了解不是一般人能比,他看中的人技术水平肯定没问题,就道:“既然有心仪的人选,那你拟个名单出来,到时候好去电影厂调人。”

许望秋本来想问能不能进一批电脑,组建电脑特效团队。不过考虑到国内的条件,他觉得还是等几年,等出口公司有一定规模再搞比较好。不只应该有特效团队,还应该有研发团队,对电影器材进行研发。只是搞这些还为时太早,出口公司根本没有实力搞这些。

许望秋想了想,问道:“出口公司成立,应该会修自己的厂区,会修自己的摄影棚吧?”

王岚西笑着道:“这个当然,我们不光会修摄影棚,而且要修最大最好的摄影棚,争取赶上国际水平。不过在电影厂修建起来之前,我们只能用其他电影厂的摄影棚。办公地点暂时是定在小关惠忠庵的对外贸易学院,那里是北影厂原来的厂址。他们借了我们一栋楼,让我们暂时在那边办公。”

1956年为协助北影新厂建设,应文化部邀请,苏联建筑专家库德里舍夫、结构专家拉甫洛夫、工业专家波德果夫、胶片专家吉洪诺维奇等先后来到北平。经过实地勘察,1957年,根据中苏双方的建议,将北影新址确定在当时北平安定门外小关惠忠庵。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北影厂在这里完成了《林家铺子》、《青春之歌》、《智取威虎山》等赫赫有名的电影。不过运动开始后江卿为了让她的样板戏拍摄不受干扰,将北影厂搬到了北太平庄原铁道部干校旧址。1973年,原本被撤销对外贸易学院重建,选中了被遗弃的小关北影厂旧址。从此这里成为对外贸易学院的校园。

许望秋知道对外贸易学院就是后来的外经贸大学,笑道:“在外经贸中专办公挺好的,电影出口公司本来就需要对外贸易人才。要是在学校发现优秀的学生,直接拉到出口公司来。”

王岚西笑着道:“电影出口属于对外经贸,领导小组也有外经贸部的同志。因为我们没有办公地点,又缺懂外语懂外贸的人才,他们就让对外贸易学院借了一栋楼给我们办公。地方已经腾好,隔两天我们就会搬过去。要是你有什么事,直接到小关来找我。”

许望秋从办公室出来,顶着初春的寒风,顺着街道缓缓往前走着。寒风穿过衣服的缝隙,像钢针一样扎进血肉中,让人不禁微微发抖。不过许望秋的心里却是热的,里面燃着一团火。

电影出口公司很快就要挂牌,中国电影大规模对外输出的大幕就要开启。

韩国电影在80年代末90年代出基本上是香江和好莱坞电影的倾销地,不过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韩国把发展文化变成了国策,韩国影视产业迅速崛起,韩流开始席卷亚洲。现在中国电影要开始对外输出,中国电影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华流吗?

许望秋相信可以,现在印度的经济和人口跟中国差不多,印度每年可以出口几百部电影,甚至能在俄罗斯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中国电影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许望秋非常清楚电影出口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好在他不是光杆司令,在他的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

回到北电后,许望秋将刘林和张一谋他们叫了出来。众人来到城里找了家餐馆,点了几个菜,边吃边聊。许望秋把出口公司很快就要成立的事,以及国家对出国公司的规划都说了。

刘林他们听到国家要成立电影出口公司,要拍精品电影出口国外,非常振奋。作为电影人,听到国产电影在未来会大规模向国外出口,他们内心无疑是非常骄傲的。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毕竟他们毕业后会分到各个电影厂。

许望秋看着众人,严肃地道:“出口公司成立,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电影出口公司的电影立足于国内,同时又瞄准了海外市场,希望能够卖到外国去。这种电影很难拍,就我们国内现在的电影拿出去卖,基本上卖不动。我们的电影要想在海外打开局面,就必须类型化,视听语言也必须要新颖。国内导演对类型片有研究的极少,指望他们肯定是指望不上的。你们不一样,你们对类型片都有研究。等到你们毕业,肯定会把你们拉过去拍电影,所以,你们要做好准备。”

“望秋,这是真的吗?我们毕业后就可以到出口公司拍电影,而且还是拍投资几百万的高成本电影?”刘林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双眼紧紧盯着许望秋。他是好莱坞商业片的爱好者,一直希望在未来自己能够怕那样的电影。此时听到许望秋的话,自然是激动无比。

张一谋、吴知柳、夏刚他们也都双眼放光,全部看向许望秋。

这一年多来,他们跟着许望秋学道了很多类型片知识,他们相信这些知识会让自己在未来大展宏图。只是北电学生从导演系分到电影厂一般要做几年副导演,才能够获得执导的机会。现在听到一毕业就有执导的机会,他们简直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许望秋微笑着道:“当然是真的,不过你们还要继续努力才行。南方影业赠送了我们学校一批录像机和录像带,有空的话大家好好拉一拉;另外你们可以尝试着写剧本。可以一个人写,也可以两三个人合写,用一两年的时候把剧本打磨好。这样等到你们毕业的时候,剧本已经打磨得差不多了,你们就可以带着剧本到出口公司拍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