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挹娄庐士(1 / 2)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1014 字 2022-09-30

此去当重走卢龙塞旧道,先赶去与南高车各部汇合。待达成共识,再赴北海不迟。

若沿蓟国水道,乘船出海,环半岛逆上,泊北乌稽港(扎鲁比诺港),再横穿苍海郡,直达北海之滨。亦可称一帆风顺。苍海太守,为交州高兴人李进。虽年过七旬,却老而弥坚。可堪大用。

李进,出身农家,少时聪颖,勤奋好学,十八岁便被举出仕。永和二年(137年),拜武陵太守。时武陵,山高林密,出入不便,耕地贫瘠,生活极苦。李进选任有识之士为官,振兴学校,兴修水利,沟通商路。经九年治理,武陵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本初元年(146年),因李进功绩卓著,朝廷特嘉奖粮俸二千石,赐钱二十万,李进却悉数拿来救济贫困黎民。

苍海郡,乃前汉废郡再立。汉人极少,扶余最多,亦有部分挹娄人杂居。交给李进牧守,可谓知人善用。

“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极。其土地多山险。其人形似夫余,言语不与夫余、句丽同。”

传言,挹娄(yì lóu)源于肃慎。人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便乘船”、“善射”又“常穴居”。“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发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尺八寸,青石为镞”。“自汉已来,臣属夫馀,夫馀责其租赋重,以黄初中(220年—226年)叛之”。

汉初中原大乱,挹娄被迫臣属于扶余。为扶余“下户”,“担米粮鱼盐供给”,并缴纳繁重赋税。后刘备迁扶余四加南下,原地立扶余属国。挹娄趁机上表,请求归附。得蓟王应允,遂成大汉附庸。挹娄下户,纷纷脱离扶余“大家”欺压,投奔沧海汉郡。因港口最先建起,故挹娄下户尤其多。

因其“便乘船”、“善射”,乃水军上佳之选。

乌稽港中,多挹娄弓手。又因藏身庐上,居高下射。故称“挹娄庐士”。“弓长四尺,力如弩”,“矢施毒,人中皆死”,“发能入人目”。然“青石为镞”,说明尚未步入铁器时代。话说周武王时,肃慎人便入贡“楛矢石砮”。换言之,千余年来,挹娄文明几乎没有进步。

身处蛮荒,身具蛮力。能开“力如弩”之强弓,说明最少三石之力。可想而知,若换成蓟国“曲臂复合角端弓”,战力何其恐怖。

乃是与“望楼弓手”齐名之蓟国强弓手。

得善待,挹娄人感激涕零,忠心不二。蛮荒亦有蛮荒的优点。谓“民风淳朴,人心皆古”。悍不畏死,一旦认主,绝不反咬喂食之手。

立港之初。曾有来自极北之地的“毛人”欲占良港。被挹娄庐士一通箭雨,悉数射杀。穿胸洞背,一箭穿心,一箭贯脑者,比比皆是。

港令大喜,上报蓟王。于是,便有挹娄庐士源源不断,被征募入伍。耳濡目染,蛮荒时代的诸多陋习,诸如“臭秽不洁,作厕于中,圜之而居”,定要改之。

首批五千挹娄庐士,正在演武场中,由王傅黄忠严加训练。一旦成军,令行禁止。便可分批驻守蓟国明轮舰队。即便单独成军,亦称顶级弓手。

蓟国兼容并蓄,海乃百川。先前有“小水貊”,“句骊一名貊,有别种,依小水为居,因名曰‘小水貊’”。地产良弓,称“貊弓”。后整族迁入大利匠人城安居。数千小水貊良匠,使蓟弓技艺大为精进。又因世代居于梁水上游,故迅速融入蓟国的“小水貊”,皆以“梁”为姓。

一言蔽之。无论文明程度如何,各族,皆有所短,亦有所长。

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乃融合共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