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又名北邙,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这里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城而过。立墓于此,即圆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之意,因此邙山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古往今来,邙山上不知埋葬了多少陵墓,据老爷子所说,这次我们要寻找的周武王墓,也藏在这邙山之中。
但是这邙山苍莽,陵墓林立,要想寻找一座西周时候的古墓,如大海捞针般困难,我们手里没有任何有用的线索,怎样才能把周武王墓找出来呢?
对于我的担忧,老爷子笑了笑,跟我解释说:“泱泱华夏几千年,商朝之后便是西周,你想想,周武王墓几乎可以算是埋葬在邙山的第一座陵墓。既然是第一座陵墓,那他肯定占据着邙山最好的风水宝地。
出发之前,我已经认真研究过邙山的风水地形,九座山峰犹如九颗龙头,探入前面的黄河里面。
在风水学里,邙山的地形走势属于‘九龙汲水’之局,风水极佳。
如果我是周武王,我肯定会把陵墓选址在九龙汲水的风水龙眼里面。
所以,我们只需要前往这个‘龙眼’之处,就有很大概率找到周武王墓!”
我一脸仰慕的看着老爷子,以前我一直以为老爷子就是个乡下农夫,现在才知道,老爷子博学多识,简直堪比一本百科全书,我所掌握的知识,连老爷子的十分之一都不及。
现在正值春天,万物复苏,邙山之上一片翠绿,生机勃勃。
我和老爷子在林间小道上穿行,阳光透过斑驳的枝桠落下来,洒落一地的碎金。
山间泉水淙淙流淌,鸟叫声不绝于耳,时常能够看见呆萌的松鼠从树洞里探出脑袋,还能看见獐子等小动物在山溪边喝水,怡然自得,呈现出一幅原始质朴的美丽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山风徐徐,连空气都是香甜的味道。
路途寂寥,老爷子又跟我讲起邙山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有一场著名的战役,邙山之战。
邙山之战,是南北朝时期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对东魏发动的战役。
公元543年,两魏第四次大战(邙山大战)揭开序幕。
此次战争的导火索是由于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以北豫州投降西魏引起。而更深入的原因,则是由于高欢的儿子高澄贪色引发。
高澄十四时就因与其父的宠妾郑氏有不正当关系,差点被高欢杀掉,经司马子如从中周旋,杀掉首告的奴婢灭口,父子才重新和好。
后来,高澄又看高仲密美丽的妻子李氏,一见面就扑上去乱扯衣带想要非礼。李氏不从,衣带尽裂,脱身后向高仲密哭诉。恰值高仲密即将外放为北豫州刺史,惊惧气恼之下,一到任上就向西魏投降,东魏的战略要地虎牢关随即落入西魏之手。宇文泰亲率诸军接应高仲密,军至洛阳,包围河桥南城。 高欢也亲自将兵十万,自黄河北岸渡河,据邙山为阵,数日不战。宇文泰尽留辎重,趁夜登邙山想突袭高欢。侦察骑兵火速通知高欢,说西魏军只携兵械士粮而来,已距高欢四十里。殊不知此招正中高欢下怀,遂下令分兵摆阵待敌。 邙山之战,最后以西魏大败而告终,西魏损失督将四百余人,军士被俘斩六万人。宇文泰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六军损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