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茶会(1 / 2)

秦楼春 Loeva 1616 字 2022-09-29

秦含真提醒得及时。没过两日,许氏果然就趁着长孙媳妇余心兰前去请安时,嘱咐道:“你如今已经是我们家的媳妇了,亲友们也当多亲近亲近,日后若遇到什么难处,也能找人商量,亲友们也乐意向你伸出援手。我们本家的亲眷,你都已见过,倒是几家姻亲不太熟悉。改日寻个好日子,在家里开个茶会,把许家、姚家、闵家,还有你娘家的人都请来聚一聚,亲戚们之间,也好多亲香亲香。”

许氏没提卢家,是因为秦幼珍已经带着小儿子回长芦去了。这一回秦幼珍上门请辞时,只跟弟弟弟媳侄儿侄女们说过话。当时许氏还在昏睡,秦幼珍没有等到她清醒过来,当面向她告别,所以许氏连拦都没法拦。卢家只有一个卢初明留京,他却是早已定了亲事的人,时常往岳家孙家去请教学问。许氏就算能见他,也打不了他的主意,只能在心中暗暗扼腕了。

至于许氏要提议搞这个亲友间的小聚会,其实目的还是挺明显的——把许家人介绍给寿山伯府的人,到时候还打算让余心兰多跟许家姐妹们亲近。余家世子爷尚未娶妻,但他身份太高,许氏也不指望如今的许家还能攀得上这门亲事,但寿山伯总还有亲近些的子侄吧?或是门生故旧,也不少人。哪怕许岫攀不上正儿八经的嫡出青年才俊,难道连许岚也攀不上一个庶出的?寿山伯府的攀不上,闵家的又如何?闵家这一两年还是挺风光的,不少子弟都有了不错的职位,前程看好。虽说是武将人家,但许岚一个庶女,也没什么可挑剔的。许大爷与许大奶奶说,早就为许岫看好了一门亲事,但没提许岚的亲事也有眉目了呀?

许氏觉得,自己还是要再为娘家侄孙女们努一把力的。哪怕是亲事说不成,让许峥有机会认识寿山伯府的年轻一辈,将来在寿山伯面前刷刷好感,也是好事。平日里秦简在功课上就没少得岳父的指点呢。若不是秦简婉拒了带上许峥前去拜访岳家,她也用不着费这个心思了。

余心兰也不知道是否听出了许氏的用意,她还没来得及回应呢,姚氏就先在旁抢先道:“夫人说得是,简哥儿媳妇确实得去各家长辈那儿请个安了。这事儿就交给儿媳吧。至于茶会的事儿,还是等夫人身体好些了再说吧。如今天儿也冷,万一夫人吹了风,受了凉,那可怎么办?您老身体要紧,不如等到明年春暖花开后再下帖子请人?这会子儿媳可是万万不敢让您老人家冒险的!”

这便斩钉截铁地把事情给驳回去了。

许氏不悦地看了姚氏一眼,忍气道:“你怕我身子受不住,那我不参加就是了。简哥儿媳妇已经进了门,亲友们无论如何也是要拜一拜的。你也说了,眼下天气正冷,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下雪了。这时候你再带着简哥儿媳妇,一家一家去串门子,万一吹风受凉生病了怎么办?你舍得,我还舍不得我的大孙媳妇呢!把人都请到家里来,寻个暖暖和和的屋子,烧了炕,摆上暖炉,再弄些花花草草的,一边赏花,一边喝茶说话,岂不悠闲?既省了事,又能跟亲友们多亲近,真真是再好不过了。你要是再拖下去,叫简哥儿媳妇过年的时候怎么办?成亲那日她盖着红盖头,也不知道认得几个人。会亲那日只有至亲在,那些亲朋戚友都没来家。倘若过年串门的时候,她见到哪家长辈,也不认得人,就要闹笑话了!趁着如今天儿还不算太冷,赶紧把茶会办了,岂不省事?”

姚氏一心要怼婆婆的,当然不可能就这么让许氏心想事成了。但她又知道怼得太狠了,会叫儿媳妇看了笑话,便眼珠子一转,索性把事情答应下来:“夫人说得是。既如此,我就跟简哥儿媳妇商量去了,看哪天天气好,就把茶会办起来。”

可事实上,哪家天气好,谁又能说得准呢?不事先预定了日子,当天决定办茶会,就当天下帖子,是不大合规矩的。万一遇上别人有事,肯定不会受邀前来。

姚氏都盘算好了,倘若真遇到某天天气好时,许家长房说有空来,她就让自个儿娘家姚家人声称有事不能来。三家姻亲少了一家,茶会就有理由往后推了。推着推着,也就没影儿了。等下了大雪,就推说雪大不方便。等到了腊月里,自然是要忙着准备新年事务。过了年呢?还要忙秦简恩科备考呢。等到明年恩科结束,自然还有别的理由拖延。姚氏的如意算盘打得可响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许家人占了自家儿媳妇娘家的便宜!寿山伯府的资源,合该是她儿子一人独享的!

姚氏看起来顺服了,但许氏哪里听不出她话里的猫腻?偏偏又不好当着孙媳妇的面骂儿媳,怕失了长辈的体统。她又还需要拉拢孙媳妇,哄着余心兰为许家人出力呢,自然也要尽可能说话和气些。许氏只好勉强微笑着说:“你既然答应了,就要上心,事先找人打听一下,看哪日天气会好,就提前给几家姻亲下帖子。可别拖着拖着,就当没这回事了。知道你的,晓得你是前些日子累着了,有意躲懒;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没把亲戚们放在心上呢。”

姚氏扯了扯嘴角,干笑一声:“夫人真风趣。”随即就沉了脸,连表面功夫都不想做了。

余心兰始终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就这么站在一旁听太婆婆与婆婆你来我往,并不吭声,看起来就象是个再乖巧不过的小媳妇了。事实上,她心里正想起了秦含真的提醒呢,打算一会儿回了自个儿的院子,就把秦含真先前夸过的一幅亲笔画翻出来,给秦含真送过去,算是谢过后者的提醒。